[发明专利]智能多缸热气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9292.5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燕 |
主分类号: | F02B43/00 | 分类号: | F02B43/00;F02B75/20;F02B75/32;F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腔 气缸 热气发动机 活塞 曲轴 排气开关 气缸顶部 相通 连接杆 输出轴 机身 多缸 动力连接机构 滑动配合连接 转动配合连接 等距分布 顶部内壁 铰接连接 进气开关 上下延伸 左右延伸 智能 内壁 伸进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动力腔,所述动力腔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自左而右等距分布的四个气缸,所述气缸顶部相通设有排气开关腔,所述气缸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位于所述排气开关腔右端的进气开关腔,所述气缸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铰接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末端伸进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动力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位于所述气缸底部的曲轴,每两个所述曲轴之间设有动力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多缸热气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在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在发动机技术领域中,存在多缸热气无法统一使用,导致动力不足,能量损耗严重,而且由于多缸的存在,其合理的切换气缸使用的数量至关重要,不然会导致能量过度使用,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本发明的装置解决了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智能多缸热气发动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智能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动力腔,所述动力腔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自左而右等距分布的四个气缸,所述气缸顶部相通设有排气开关腔,所述气缸顶部内壁内相通设有位于所述排气开关腔右端的进气开关腔,所述气缸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铰接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末端伸进所述动力腔内,所述动力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位于所述气缸底部的曲轴,每两个所述曲轴之间设有动力连接机构,所述动力腔内设有用以与所述动力连接机构转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动力腔底部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与所述动力腔之间相通设有位于所述动力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顶部伸进所述动力腔内且用以与所述动力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顶压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导滑块左端的第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一导滑块底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嵌接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槽右端内壁内嵌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导滑块动力连接的推动器,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设有转换腔,所述转换腔顶部壁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嵌接槽底部的第三导滑槽,所述转换腔右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导滑槽底部的顶推凸轮,所述第三导滑槽内贯穿上下壁体设有上下延伸的顶推杆,所述顶推杆底部伸进所述转换腔内用以与所述顶推凸轮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顶推杆顶部贯穿所述第二导滑块顶部端面,所述第三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顶推杆固定连接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槽内顶压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导滑块顶部且环绕所述顶推杆的第二顶压弹簧,所述机身右端端面上设有全面照明装置。
可优选地,所述动力连接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左端端面与所述曲轴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右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右端贯穿所述圆盘右端端面,所述滑槽内壁与所述曲轴右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对称且用以与所述圆槽内壁摩擦配合连接的第四导滑块,所述曲轴右端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四导滑块之间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套筒外表面设有开口向外的环槽,所述环槽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底部与所述第一导滑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实现两个曲轴的连接,实现同时驱动。
可优选地,所述顶推凸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分布分为三级,一级为只有最左端所述顶推凸轮位于其周向的一个方向,二级为最左端和中间所述顶推凸轮同时位于其周向的一个方向,三级为三个所述顶推凸轮同时位于其周向的一个方向,从而实现不同的气缸同时带动对应的凸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燕,未经何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