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9326.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波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1/02;C08L5/16;C08K7/14;C08K5/11;C08J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改性聚丙烯 微发泡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等规聚丙烯 植物纤维素 玻璃纤维 微气泡 得到混合物 高压氮气 熔融状态 使用寿命 盐酸溶液 挤出机 投入量 增效剂 质量份 制作 加热 加压 | ||
1.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具体份数如下:等规聚丙烯85份,玻璃纤维8份,植物纤维素6份,环糊精及其衍生物6份,有机助剂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括β-环糊精包合物、γ-环糊精包合物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具体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其特征在于,增效剂为柠檬酸酯。
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等规聚丙烯,玻璃纤维,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Ⅰ;
B、将植物纤维素放置在盐酸溶液之中,在45-55℃下浸泡2小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加热至80-85℃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干燥,得到物质Ⅱ;
C、将混合物Ⅰ以每小时45至55度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80度,保温至熔融状态,与物质Ⅱ混合,并再次搅拌30分钟后,使成分达到均一状态,得到混合物Ⅲ;
D、通过高压氮气对混合物Ⅲ进行加压,使混合物Ⅲ内产生微气泡;
E、将产生微气泡的混合物Ⅲ输送至挤出机中,挤压塑化而生成均匀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的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的高压氮气的压强为2026.5KPA。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将植物纤维素放置在盐酸溶液之中,在50℃下浸泡2小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加热至80℃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干燥,得到物质Ⅱ。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微发泡改性聚丙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将混合物Ⅰ以每小时50度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80度,保温至熔融状态,与物质Ⅱ混合,并再次搅拌30分钟后,使成分达到均一状态,得到混合物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波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波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