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用育种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9391.3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蒋兵涛;王世彬;王怀凤;杨杰;相栋;闵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50032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骨架 大棚 抛撒 支撑立杆 肥料 隔板 弧形杆 挡帘 育种 等距间隔设置 一一对应设置 传统人工 端口位置 分隔作用 竖直设置 水平转动 整体呈现 整体效率 组合焊接 托板 直杆 电机 占用 助长 进出口 农药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蔬菜用育种大棚,包括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由多个弧形杆和直杆组合焊接而成,且龙骨架的前后端口位置绑接固定有进出挡帘,进出挡帘上开设有进出口;所述龙骨架的内侧设有多根呈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杆,支撑立杆沿龙骨架的延伸走向等距间隔设置,且支撑立杆与弧形杆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选择开启电机的形式便可让托板实现水平转动,在隔板的分隔作用下,肥料会进入隔板之间的位置,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肥料便可被抛出,整体呈现出圆形的抛撒面,从而让整个大棚具备自动撒肥料的作用,整个抛撒面积广,占用大棚内部面积少,不仅可以抛撒肥料,亦可以抛撒其他颗粒助长农药,整体效率相比于传统人工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种大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蔬菜用育种大棚。
背景技术
田间试验是农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手段。然而,田间试验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受很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很易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甚至失败。因此,尽一切可能保持田间试验的单一差异是科研最基本要求。对肥料科学研究来讲,要保证不同试验小区间肥料不能相互污染,才能获得有价值的试验数据。旱地小区试验可通过小区间开沟或作土埂便能将不同小区肥料隔开,保证肥料处理单一差异。
目前对于蔬菜育种的小型试验田来说需要配合育种大棚使用,因此传统的施肥无法借助大型机械,此时便需要人为撒肥,不仅时间难以把控,而且质量也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蔬菜用育种大棚,包括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由多个弧形杆和直杆组合焊接而成,龙骨架的表面铺设有棚膜,且龙骨架的前后端口位置绑接固定有进出挡帘,进出挡帘上开设有进出口;
所述龙骨架的内侧设有多根呈竖直设置的支撑立杆,支撑立杆沿龙骨架的延伸走向等距间隔设置,且支撑立杆与弧形杆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支撑立杆的上端焊接连接弧形杆的下表面中心位置,支撑立杆的下端固定插入至地面内侧或采用焊接连接水平支撑板的形式实现支撑固定;相邻的两根支撑立杆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杆,连杆的两端焊接连接相邻支撑立杆的顶部;所述连杆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有料箱,料箱呈上下端开口状结构,且料箱的底部呈锥形结构,料箱的底部开口处以焊接的形式对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出料管,且出料管上串联接有电磁料阀,利用电磁料阀控制出料管的通断,通过料箱实现肥料的储放,而出料管则可实现肥料的排出;相邻的两根支撑立杆之间还设有水平设置的托杆,托杆的两端焊接连接相邻支撑立杆的底部上方位置;托杆的上表面中心位置焊接固定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竖直朝上设置,且电机轴的顶部采用螺栓配合法兰固定在托板的底面中心位置;托板呈水平设置的圆形平板状结构,托板的外边沿与支撑立杆之间间隔设置,托板的上表面胶粘固定有对块呈长方形条状的隔板,隔板呈竖直设置,且隔板的底边指向托板的圆心,隔板之间呈圆周向等夹角间隔设置,所述出料管的出口与托板的上表面中心上下正对设置;当颗粒肥料从出料管落下时,会掉落在托板上,此时通过开启电机的形式便可让托板实现水平转动,在隔板的分隔作用下,肥料会进入隔板之间的位置,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肥料便可被抛出,整体呈现出圆形的抛撒面,从而让整个大棚具备自动撒肥料的作用,整个抛撒面积广,占用大棚内部面积少,不仅可以抛撒肥料,亦可以抛撒其他颗粒助长农药,整体效率相比于传统人工更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之间呈并联连接结构,且电机的转速为每分钟2500-3500转。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板和隔板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整体轻便,对电机造成的负担更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料阀与下方对应的电机之间串联连接,因此在电机开启时,电磁料阀同样接电开启实现放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杆、直杆、支撑立杆、连杆以及托杆均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机器人采摘的温室大棚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