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9690.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5/12;C08K13/02;C08K5/11;C08K3/22;C08K5/134;C08K5/1515;G02B1/04;G0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聚碳酸酯 镜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100-120份、烯烃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30-50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0-15份、一缩丙二醇单水杨酸酯5-10份、纳米氧化铟锡7-13份、锐钛型钛白粉5-10份、堪地里拉蜡4-8份、辣木油3-5份、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3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3-4份、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1-2份、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105-115份、烯烃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35-4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1-13份、一缩丙二醇单水杨酸酯6-8份、纳米氧化铟锡9-11份、锐钛型钛白粉7-9份、堪地里拉蜡5-7份、辣木油3.5-4.5份、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4-2.6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3.3-3.7份、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1.2-1.8份、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1.4-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110份、烯烃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40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份、一缩丙二醇单水杨酸酯7份、纳米氧化铟锡10份、锐钛型钛白粉8份、堪地里拉蜡6份、辣木油4份、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5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3.5份、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1.5份、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烯烃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一缩丙二醇单水杨酸酯、纳米氧化铟锡、锐钛型钛白粉、辣木油、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一起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0-15min;
(2)将聚碳酸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堪地里拉蜡、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以及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一起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5-2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4)将步骤(3)得到的粒料加入到模具中模压成型,冷却至室温,脱模,然后在110-130℃下干燥3-6 h,冷却至室温,即得所需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转速为1500-2000r/min,搅拌温度为80-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转速为1000-1500r/min,搅拌温度为90-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置为:一区180-200℃,二区190-210℃,三区205-225℃,四区230-250℃,五区245-265℃,机头240-260℃,螺杆转速为100-15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紫外线聚碳酸酯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模压成型具体为:先在200-220℃下预热1-2h,然后加压至5-10MPa,保压0.5-1h,每隔5-10min排气一次,再升温至240-260℃,加压至10-15MPa,保压20-40min,每隔3-6min排气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9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