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0230.1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张桂芳;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勇 |
主分类号: | D21H17/59 | 分类号: | D21H17/59;D21H17/22;D21H17/66;D21H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蓬松 柔软剂 碳酸氢铵 纸浆 聚醚改性硅油 磷酸二氢钙 纤维表面 制备 造纸技术领域 氨基 致密 硅氧烷主链 明胶 多孔组织 分子结构 分子排布 极性基团 聚醚嵌段 柔软效果 纸浆加工 纸浆纤维 规整 不规则 滑动 海绵状 酸性盐 重排 包覆 复配 硅油 回弹 交联 羟基 羧基 纤维 膨胀 | ||
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造纸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碳酸氢铵与磷酸二氢钙复配,并分散在聚醚改性硅油中,再由明胶交联包覆,形成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本发明利用碳酸氢铵与磷酸二氢钙在与纸浆加工过程中遇酸或与酸性盐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纸浆纤维发生膨胀,且聚醚改性硅油中的氨基极性基团,能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使硅氧烷主链定向附于纤维表面,以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开始滑动,能达到极好的柔软效果,部分不规则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重排,使得聚醚嵌段硅油的分子排布更加规整,有利于提高产物的蓬松感及回弹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造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用纸,包括常用的毛巾纸、面巾纸和卫生纸,需要具有各种消费者所希望的性能,包括适当的抗张强度、吸水性(或润湿性)、不掉毛性、理想的松厚度和柔软度。特别是柔软性,其对生活用纸来说,是一项及其重要的性能。
柔软性是由拿着特定纸产品,在手中摩擦皮肤所感觉到的触觉。这种触觉是几种物理性能的结合,包括纸页的厚度、纤维的柔软性(或挺度)、纸页的摩擦性能以及纸页的表面外观。
为了获得客户所期望的柔软性和手感,现代生活用纸的造纸生产通常会将化学柔软剂加到造纸纤维中,以干扰纤维与纤维的结合和降低纸页的表面强度,从而产生较柔软的纸页。常用的柔软剂除了使用植物油、动物油或合成的油外,一般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胺化合物,如众所周知的二牛脂二甲基氯化胺和二牛脂二甲基甲基硫酸胺等。表面活性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疏水基向外的反向吸附,降低纤维物质的动、静摩擦因数,从而获得平滑柔软的手感。通常是将表面活性剂和油剂一起混合使用,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降低纤维物质的静摩擦因数,油剂则可以降低纤维物质的动摩擦因数。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湿部加入适量的柔软剂来改善纸张的柔软性。常用的柔软剂是具有长碳链的烷基并带有亲水基团的化合物。其柔软功能主要是由长链烷基实现的,其端部的亲水基团起让柔软剂在水中的溶解、乳化和分散的作用。柔软剂吸附在纤维上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纸页的刚性下降,起到了柔软作用。但加入柔软剂后,成品纸的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生活用纸的另一发展趋势是增加纸张的松厚度。迄今为止,为了实现由于防止低定量化而降低厚度的目的,己经尝试了各种提高松厚度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膨松剂,降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纸张变得膨松。但是,现有柔软剂具有缺点,例如阳离子柔软剂会在接触时对人的皮肤产生过多的剌激,倾向于产生不希望的憎水效果,导致降低纸张的吸水性特别是润湿性。而且,现有柔软剂通过破坏纤维间粘合而作用,导致纸张的抗张强度显著下降。另外,大部分阳离子柔软剂的生物降解性能不好,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柔软剂不具有膨化的作用,且加入柔软剂后成品纸的强度会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端含氢硅油、质量分数为0.1%氯铂酸异丙醇溶液装入四口烧瓶中搅拌反应2~3h,再保温静置1~2h,得改性硅油;
(2)向改性硅油中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加热反应6~10h,反应结束后装入减压蒸馏装置中减压蒸馏,得聚醚改性硅油;
(3)取聚醚改性硅油、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钙,搅拌均匀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明胶溶液中,在30~40℃下搅拌1~2h,得纸浆用蓬松型柔软剂。
步骤(1)所述物料重量份为120~180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100~150份端含氢硅油,5~6份质量分数为0.1%氯铂酸异丙醇溶液。
步骤(1)所述搅拌反应过程为以300~400r/min搅拌加热至110~120℃,保温反应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未经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