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0358.8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芳;丁赤飚;仇晓兰;张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 sar 数字 高程 模型 重建 方法 | ||
一种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通过选取符合SAR立体测量条件的两幅SAR图像,利用SAR图像的目标散射特性选取SAR图像的稳定散射点,并利用SAR立体测量技术实现稳定散射点的高效同名点匹配和高精度三维重建,从而可以将稳定散射点作为地面控制点,用于干涉参数的定标,进而实现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本发明克服了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时地面控制点获取困难的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重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利用同一区域多次观测的SAR复数据获取干涉相位信息,从而提取地表的高程信息或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它将SAR的测量拓展到三维空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因此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地形测绘是其主要应用之一。
星载干涉SAR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平台稳定的优点,有利于进行大面积、高精度的地形测绘。然而,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重建过程中,由于系统测量误差、信号处理误差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重建模型中的相关参数的取值并不准确,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s,GCP)已知的三维位置信息,来修正DEM重建模型中的参数偏差,从而提高DEM重建的精度,这一过程称为干涉定标。对于星载干涉SAR系统,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解缠后的干涉相位与绝对干涉相位仍然相差一个常数,即2π的整数倍,不能直接用于DEM的反演,需要通过GCP解算解缠相位和真实相位之间的绝对模糊数,生成与DEM对应的绝对相位;二是,星上GPS测量的基线值存在一定误差,需要利用GCP进行定标,以提高最终DEM产品的精度。由此可见,高精度的GCP信息的获取是实现星载干涉SAR高精度DEM的一个必要条件。
目前,干涉SAR定标最常规的方法是建立定标场,在其中人工布设一定数量的角反射器等定标设备,并测量出其准确的三维位置信息,作为GCP进行干涉参数的定标。然而,实际工程中,大量定标器的布设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这一过程难以实现。因而,通常利用定标场进行两次定标之间的间隔时间长,难以实现常态化定标;而且,定标场的设置范围有限,对于星载干涉SAR全球测绘的目标而言,难以实现所有区域的高精度定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星载干涉SAR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星载干涉SAR的主、辅图像对进行干涉处理,得到初始绝对干涉相位、初始基线长度和初始基线倾角;
步骤B:获取待测绘数字高程模型区域的具有相同数据源的两幅SAR复图像,其中一幅为所述星载干涉SAR的主图像,在所述两幅SAR复图像中选取N对散射特征稳定的同名点,其中N≥4;
步骤C:对每一对选出的同名点对,分别在所述两幅SAR复图像中进行点目标分析,通过插值得到各自亚像素级的点目标峰值位置;
步骤D:根据每一对同名点对在所述两幅SAR复图像中的点目标峰值位置以及所述两幅SAR复图像的成像参数文件,获取以下参数:点目标在两幅SAR复图像中的斜距和方位成像时刻,相应成像时刻的SAR传感器速度矢量和位置矢量,以及两幅SAR复图像的成像参数文件中读取的多普勒中心频率;
步骤E:根据步骤D获取的参数,建立距离-多普勒方程组,并对所述距离-多普勒方程组进行最小二乘迭代求解,得到每一对同名点的三维位置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