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0526.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鼎飞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防护 监控管理层 安防监控 安防设备 监控方式 互联网 人身财产安全 安防系统 联络信号 实时发送 信息传送 信息指令 以太网 监控 联通 局域网 并行 架构 地铁 车站 热线 引入 机场 应用 犯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通过监控管理层直接与互联网联通;安防设备层通过以太网与监控管理层交互,同时通过热线联络信号和监控管理层进行交互。通过信息传送层向局域网内的各类安防设备实时发送信息指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防系统监控方式单一,监控强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其应用时通过引入互联网的手段可以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通过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多种监控方式并行,增强监控的力度和强度,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车站、地铁,能够大大减少犯罪的发生,保障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具体涉及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化安防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安防系统的定义发生根本改变,单一的门禁和报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安防管理的需求,没有安防技术社会就显得不安宁,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智能化安防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安防从过去简单的安全防范系统向综合化体系演变,安防项目涵盖众多的领域,比如:楼宇建筑、街道社区、银行邮局、道路监控、机动车辆、警务人员等。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车站、地铁,通过引入互联网的手段可以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防系统监控方式单一,监控强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其应用时通过引入互联网的手段可以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通过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多种监控方式并行,增强监控的力度和强度,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车站、地铁,能够大大减少犯罪的发生,保障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A、通过监控管理层直接与互联网联通,负责各种报警信息的记录和现场图像的抓取;接收、存储、统计与控制网络摄像机传输的视频,并自动判断视频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接收和显示智能安防系统的状态;
B、安防设备层通过以太网与监控管理层交互,同时通过热线联络信号和监控管理层进行交互;
C、通过信息传送层向局域网内的各类安防设备实时发送信息指令。
进一步的,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所述监控管理层包括路由设备、视频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其中视频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是智能化联动安防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各种报警信息的记录和现场图像的抓取;巡防人员通过监控终端查看防范区域内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各类异常情况,并做出处理决定;视频数据服务器接收、存储、统计与控制网络摄像机传输的视频,并自动判断视频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视频质量主要是画面清晰度,其次是语音;视频数据服务器既保存全部监控区域内的整体信息,同时保存有各单元内部的详细信息,还能够登记报警信息,监控终端接收和显示智能安防系统的状态,并通过数据服务器对系统进行操控。
进一步的,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所述安防设备层,包括网络摄像机、楼宇对讲机、电子巡更机和家居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监控管理层交互;安防设备层采用巡检方式监控传感器,同时通过热线联络信号和监控管理层进行交互。
进一步的,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所述信息传送层包括传感器和探测器。
进一步的,一种安防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所述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引入互联网的手段可以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
2、本发明通过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多种监控方式并行,增强监控的力度和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鼎飞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鼎飞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