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障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进流均匀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241.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李京鸿;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3F5/10;E03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环形 城市污水 泵站集水池 泵站 整流装置 八字形 导流墩 组合式 横梁 折形 泵房结构 高效运行 工程应用 流速分布 前端设置 水泵机组 有效保障 均匀性 施工 制作 改造 安全 | ||
1.一种保障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进流均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集水池前端设置组合式整流装置的方式,使得从进水箱涵流至集水池中水泵机组的进流均匀;
集水池沿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的外弧边缘布设,集水池的顶部横截面也呈扇环形;集水池的外弧边缘处均布有若干个水泵机组,集水池的内弧边缘底部设置有斜坡段;
进水箱涵沿周向布设在集水池内弧与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的内弧之间;
组合式整流装置包括八字形导流墩和折形横梁;
八字形导流墩的数量与进水箱涵的数量相等,每个八字形导流墩均包括两个呈八字形设置的导流墩,每个八字形导流墩均具有收拢口和扩散口;每个八字形导流墩的底部均固定设置在集水池的斜坡段上,每个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均朝向对应的进水箱涵的中部,每个八字形导流墩的扩散口均朝向水泵机组;
每个集水池内均设置三根相互平行的折形横梁,三根折形横梁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每根折形横梁均从对应集水池中各组八字形导流墩中垂直穿过,且每根折形横梁的两端均与集水池的径向边壁垂直相接;位于最上部的折形横梁与八字形导流墩的顶部高程齐平;
假设集水池的个数为M,每个集水池的中心夹角为α,集水池两侧的径向边壁长度为L;则每个集水池所对应的进水箱涵的数量N=INT(α/20°),进水箱涵的宽度B=K1×(M×α/360°)×L,其中K1=0.85~0.9,进水箱涵的高度H=(0.2~0.3)L;
集水池中斜坡段的水平长度为L1=(0.2~0.3)L,斜坡段的坡角为θ=20°~30°;
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与进水箱涵的出口之间的间距L2=(0.02~0.05)L,八字形导流墩的顶部高程与进水箱涵顶部高程相同,单个导流墩的长度L3=(0.2~0.3)L,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的宽度B1=(0.2~0.4)B,八字形导流墩中两个导流墩的夹角β=K2×(α/N),其中K2=0.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障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进流均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折形横梁的断面为矩形,断面的高度H1=(0.1~0.15)H,断面的宽度B2=(0.05~0.1)L3,相邻两根折形横梁的垂向间距从上至下依次为D1和D2,其中,D1=0.75H1,D2=H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障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进流均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池的个数M=2,集水池两侧的径向边壁长度L为9.0m、夹角α为40°,每个集水池所对应的进水箱涵的数量N为2、宽度B为1.8m、高度H为1.8m,集水池中斜坡段的水平长度L1为2.1m、斜坡段的坡角θ为25°,每个集水池所对应的八字形导流墩的组数N1为2,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与进水箱涵的出口之间的间距L2为0.3m,单个导流墩的长度L3为2m,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的宽度B1为0.6m、夹角β为15°,折形横梁数量S为3根,折形横梁矩形断面的高度H1为0.2m、八字形导流墩中两个导流墩的宽度B2为0.15m,相邻两根折形横梁的垂向间距D1为0.15m、D2为0.2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障扇环形城市污水提升泵站集水池进流均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水池的个数M=2,集水池两侧的径向边壁长度L为9.0m、夹角α为40°,每个集水池所对应的进水箱涵的数量N为2、宽度B为1.75m、高度H为2m,集水池中斜坡段的水平长度L1为1.8m、斜坡段的坡角θ为30°,每个集水池所对应的八字形导流墩的组数N1为2,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与进水箱涵的出口之间的间距L2为0.18m,单个导流墩的长度L3为1.8m,八字形导流墩的收拢口的宽度B1为0.35m、夹角β为20°,折形横梁数量S为3根,折形横梁矩形断面的高度H1为0.2m、八字形导流墩中两个导流墩的宽度B2为0.09m,相邻两根折形横梁的垂向间距D1为0.15m、D2为0.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型淤泥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泵站用空气健康维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