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仿野栽培灵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2660.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青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棒 栽培灵芝 灵芝 发菌 培养基制备 菌丝 场地准备 加水混合 林木生长 日常管理 野外采集 营养物质 木屑 驯化 采收期 甘蔗渣 棉籽壳 硬杂木 玉米芯 重量份 回填 赤芝 放入 培肥 喷雾 挖沟 小口 切开 石膏 石灰 打碎 接种 稻谷 开挖 改良 闲置 分解 林木 土壤 覆盖 山区 培育 土地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栽培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场地准备,开挖排沟,培养基制备:按重量份将木屑20~30份、硬杂木20~35份、玉米芯10~20份、稻谷5~10份、棉籽壳20~40份、石膏1~2份、石灰1~2份、甘蔗渣5~10份打碎加水混合,接种、发菌:灵芝引进由江苏省农科院自句容山区野外采集驯化而得的赤芝品种,排场:在4~5月将发菌后的菌棒按照四周间隔30cm的间距放入排沟内,在菌棒四周切开若干小口,挖沟的土回填覆盖,日常管理:每日早中晚各喷雾一次,采收期3~4年。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培育灵芝,解决了林木生产短期效益不足的问题;出菌后留下的菌棒含有大量菌丝分解出的营养物质,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林木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芝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仿野栽培灵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目前现在市场上对灵芝需求的日益增加,但由于野生灵芝生长周期长、产量低,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目前灵芝已在全国部份地区人工栽培种植,产量大大提高,但大多是使用大棚种植,化肥农药使用泛滥,并采用人工控温控湿技术,这种种植模式种植的灵芝不属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绿色食品,不利于消费者食品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仿野栽培灵芝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人工栽 培种植灵芝品质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林下仿野栽培灵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准备:选择树盖离地1.5米以上的林地,在荫避率达60-70%的空地上整理杂草,平整地面,铺设雾化喷水管线;
2)开挖排沟:在场地上开挖排沟,排沟深10~15cm,宽90~100cm,相邻两条排沟间距20~30cm,底部撒一层石灰粉;
3)培养基制备:按重量份将木屑20~30份、硬杂木20~35份、玉米芯10~20份、稻谷5~10份、棉籽壳20~40份、石膏1~2份、石灰1~2份、甘蔗渣5~10份打碎加水混合,加水量为手攥时指缝含水但不滴出为准;将培养基装袋后灭菌;
4)接种、发菌;按无菌操作要求在培养基袋中接种灵芝菌种,接种完扎紧袋口,避光发菌,保持温度22℃~30℃,空气湿度40%~60%,至菌丝长满全袋;
5)排场:在4~5月将发菌后的菌棒按照四周间隔30cm的间距放入排沟内,在菌棒四周切开若干小口,挖沟的土回填覆盖;
6)日常管理:每日早中晚各喷雾一次,每次20-30分钟,如果阴雨天气无需喷雾;
7)采收:当灵芝菌盖边缘颜色与中间相同,菌盖上有孢子粉出现时,用剪刀剪断菌柄,保留菌脚。
林下天然环境具有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度低、昼夜温差小的优点,为灵芝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并通过人工喷雾增湿,促进灵芝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培养基加入0.01~0.03份锗石粉和0.1~0.15份微量元素溶液,所述微量元素溶液为将1~5g磷酸氢二钾、2~3g氯化钙、0.5~1g氯化镁、0.1~0.5g乙酸锌、0.1~0.3g乙酸锰溶于1L水中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在相邻两个菌棒之间放入2根椴木段,再覆土掩埋,在土层上再覆盖2~4cm的落叶。通过菌棒中菌种的自然繁衍逐步移动至椴木段上生长,由于不是人工接种菌种,椴木段上长出的灵芝根具有野生灵芝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椴木段去皮制成与菌棒长度等长等粗的木段,灭菌后放入排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青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青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抗病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脸香蘑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