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砷烷磷烷尾气干式处理媒介及安全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3022.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颜;王陆平;王仕华;王智;孙建;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施兴华 |
地址: | 239514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处理系统 磷烷 砷烷 尾气干式处理 剧毒气体 偶联系统 吸附系统 应急处理 媒介 应用范围广 安全设计 保障安全 报警系统 氢氧化物 自动切换 大容量 阀切换 负载型 高活性 混合气 氧化物 阀控 干式 停机 铜盐 吸附 锌盐 银盐 穿透 客户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烷磷烷尾气干式处理媒介及安全处理系统,具体包括由氧化物、氢氧化物为主的大容量吸附系统,和以高活性铜盐、锌盐及银盐负载型为主的快速吸附系统,及由此构成的包含报警系统连控的阀切换偶联系统。该阀控偶联系统能够保证主吸附桶突发穿透情况下自动切换,达到剧毒气体应急处理至TLV值以下,最大程度保障安全且最低程度降低客户停机风险。该干式安全处理系统可适用于低于5%磷烷或砷烷混合气的处理吸收,且该安全处理系统的安全设计理念还普适于其他剧毒气体的应急处理,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砷烷磷烷尾气干式处理媒介及安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砷烷磷烷属于易燃易爆剧毒气体,且伴随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国内对于磷烷砷烷的需求日益增大。从传统LED、太阳能电池到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典型的n型掺杂源,磷烷砷烷国内年均需求量高达100吨。但实际机台使用过程,磷烷砷烷等剧毒气体的利用率不足15%,整个工艺过程产生大量废气。对于磷烷混合尾气可采用干式法、湿法和燃烧法,而砷烷因生成氧化物的剧毒性,及含砷物质最终以固态形式掩埋的最终标准,限制了湿法和燃烧法的应用,大量砷烷尾气应优选为干式处理工艺。
如专利CN205965430U和专利CN102728182A均采取高锰酸钾溶液通过湿法喷淋达到磷烷砷烷的氧化处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锰酸钾溶解度有限且反应后生成不溶性锰氧化物,容易导致喷嘴堵塞;同时锰离子本身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故在实际运行过程,应优选为次氯酸钠溶液。除此外,针对砷烷的处理,还需要碱石灰及氯化铝等将砷从液态絮凝成固态。同时,湿法喷淋对于高浓度磷烷砷烷的瞬间排放(体积浓度>1%),很难达到TLV值以下。因此,包含高活性吸附剂的干式处理系统无论在大容量磷烷的应急处理,还是针对砷烷的日常排放均具有实际意义。
干式处理工艺通常采取氧化性物质作为吸收媒介,借助于磷烷砷烷的还原性起到尾气吸收净化的目的。其活性成分为高活性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比表面积大。在实际吸附过程中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2AsH3+MO→M3As+As+3H2O+Δ
2PH3+MO→M3P+P+3H2O+Δ
并进一步氧化,导致部分金属氧化物活性复原:
4M3As+4As+14O2→2M3(AsO4)2+2As2O3+6MO+Δ
4M3P+4P+16O2→2M3(PO4)2+2P2O5+6MO+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保证主吸附桶突发穿透情况下自动切换,达到大容量砷烷磷烷尾气的应急处理至TLV值以下,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安全且最低程度降低客户停机风险。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砷烷磷烷尾气干式处理媒介,包括由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的大容量吸附系统,和以高活性金属盐负载型为主的快速吸附系统。
进一步,所述的大容量吸附系统中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铜、氢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锌及碱石灰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