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膜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3234.5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建月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2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腔 防皱 滑动配合连接 升降滑块 滑动腔 第一滑块 第一空腔 贯通槽 膜加工 避雷 滑槽 架体 卷膜 底座顶部 第二空腔 上下延伸 相对设置 左侧位置 侧端壁 导滑杆 底座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膜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的防皱主体和卷膜架体,所述防皱主体位于所述卷膜架体的左侧位置,所述防皱主体内设有加工腔,所述加工腔的左右端贯穿所述防皱主体的左右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设置,所述加工腔后侧的所述防皱主体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滑动腔与所述加工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贯通槽,所述加工腔的前侧端壁内设有与所述贯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所述升降滑块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侧的所述升降滑块内设有第二空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雷膜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产生闪电和雷击是由于带有大量静电荷的雷雨云相对地面形成一个很高的电位差,从而产生强烈放电效应。为了避免雷电对电子设备和物体的干扰和破坏,经常采用的办法是在建筑、通讯、机场等设施上广泛应用避雷装置,在避雷装置需要使用避雷膜,避雷膜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卷绕,方便搬运和运输,但是现有避雷膜的卷膜设备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小型企业生产使用,另外现有的小型卷膜设备卷制过程中起皱,而且不易卡装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膜加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避雷膜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的防皱主体和卷膜架体,所述防皱主体位于所述卷膜架体的左侧位置,所述防皱主体内设有加工腔,所述加工腔的左右端贯穿所述防皱主体的左右端面且与外界相连通设置,所述加工腔后侧的所述防皱主体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滑动腔与所述加工腔之间相连通设有贯通槽,所述加工腔的前侧端壁内设有与所述贯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导滑杆,所述升降滑块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侧的所述升降滑块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一锥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腔顶部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轮相对设置的第二锥轮,所述第二空腔的前侧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侧末端穿过所述贯通槽后伸入所述加工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后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加工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固设有上压平辊,所述上压平辊下侧的所述加工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下压平辊,所述第二转轴后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二空腔的后侧端壁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调节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花键轴套,所述花键轴套的外壁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动力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转轴上周向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滑动腔下侧的所述防皱主体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滑动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花键轴和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位于所述花键轴的右侧位置,所述花键轴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花键轴套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花键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四锥轮,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滑动腔内且与所述滑动腔的顶部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位于所述滑动腔内的所述升降螺杆与所述升降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五锥轮,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四锥轮和所述第五锥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六锥轮,所述防皱主体的左侧端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位于所述加工腔的上侧位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与所述防皱主体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供电灯座体以及固定在所述供电灯座体底部端面上的照明灯体,通过所述照明装置方便夜间照明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建月,未经董建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