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3983.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关村谕;原田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7/90 | 分类号: | B29B7/90;C08L67/00;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机 树脂组合物 主进料口 纤维状填充材料 侧进料口 料筒 树脂 制造 挤出 熔融混炼物 熔融混炼 进料口 配置的 螺杆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挤出机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挤出机具有料筒和在该料筒内配置的螺杆,在该料筒设置有主进料口,还可以在该主进料口的挤出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侧进料口,该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从该主进料口向该挤出机供给树脂(A)的全部的步骤;从该主进料口向该挤出机供给重均纤维长为1mm以上的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全部的步骤,或者在该挤出机设置有该侧进料口时,从该主进料口向该挤出机供给该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一部分,从该侧进料口向该挤出机供给余量的步骤;将供给的该树脂(A)和该纤维状填充材料(B)进行熔融混炼的步骤;以及挤出该熔融混炼物的步骤。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8日、申请号为201280067644.1、发明名称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在2012年1月30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017282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树脂之中,液晶聚酯的成形加工性良好,具有高耐热性、高强度且绝缘性优异,因此适宜作为电气·电子部件、光学部件的材料使用。
液晶聚酯在成形时,分子链容易沿流动方向取向,在流动方向和其垂直方向成形收缩率、机械性质容易产生各向异性。因此,为了降低该各向异性,配合纤维状、板状等各种形状的填充材料而使用。
另一方面,在向液晶聚酯配合纤维状填充材料时,为了得到期望的流动性、成形性和成形体的强度,希望控制填充材料的平均纤维长。特别是为了得到改善了基于纤维状填充材料的脱落、由此带来的树脂屑的产生等的发尘性的成形体,将成形体中的纤维状填充材料的重均纤维长缩短至400μm以下等规定范围内是重要的。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颗粒注射成形而得到成形品的方法,该颗粒是由玻璃纤维强化液晶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颗粒,所述玻璃纤维强化液晶性树脂组合物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A)选自形成各向异性熔融相的液晶聚酯树脂和液晶聚酯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液晶性树脂,填充5~300重量份的(B)平均纤维直径为3~15μm的玻璃纤维,并熔融混炼而成,所述颗粒中的重均纤维长在0.02~0.55mm的范围内,且纤维长超过1mm的玻璃纤维的比率为所述玻璃纤维的0~15重量%,且纤维长为0.1mm以下的玻璃纤维的比率为所述玻璃纤维的0~50重量%。并且公开了求得注射成形时的流动长度和成形品的收缩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01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对不重复熔融混炼而将树脂组合物中的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在400μm以下的范围内调节(控制)为各种值的技术没有任何公开,希望开发高效地得到按照上述控制了纤维状填充材料的纤维长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的纤维状填充材料的重均纤维长被控制在400μm以下的范围内的树脂组合物的高效率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向挤出机供给树脂(A)和重均纤维长为1mm以上的纤维状填充材料(B)进行熔融混炼并挤出混炼物,得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挤出机具有料筒和在所述料筒内配置的螺杆,在所述料筒设置有主进料口,还可以在所述主进料口的挤出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侧进料口,所述树脂(A)全部从主进料口供给于所述挤出机,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全部从主进料口供给于所述挤出机,或者在所述挤出机设置有侧进料口时,从主进料口向所述挤出机供给一部分,从侧进料口向所述挤出机供给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胶制冷机构
- 下一篇:节能降耗回收造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