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头大灯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4162.6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毅远塑胶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标参数 测针 车头大灯 测量 检测面 传输 计算机 检测 检测技术领域 输入计算机 车灯结构 激光扫描 三维模型 失真数据 手动采集 位置通过 固定位 关键点 监测点 车灯 重合 拟合 采集 修正 | ||
1.一种车头大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检测的车灯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中要保证产品不会因为固定方法而引起产品变形,保持产品的原始形态;
S2:参照计算机中储存的车灯图纸标注尺寸和位置,对需要测量部位进行评估,得到其所需要的测针直径、长度、角度并校正测量探头;
S3:使用3D测量软件PC-DIMS,在软件中找到样品的测量基准,并用测量命令测量基准特征,完成基准测量后用测量的特征进行最佳拟合坐标基准,完成后保存程序,然后对程序进行自动执行,按照程序执行顺序手动对基准特征进行测量并自动最佳拟合基准特征实现样品的3D模型与样品实际固定姿势的同步,完成后把PC-DMIS软件改成自动模式,再次执行前述程序,注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改基准特征名称,然后再次执行自动测量,自动测量完成后再次用基准特征进行最佳拟合坐标,来去掉手动测量的误差,执行完程序后,在样品上取点查看结果来判定所建立的测量坐标是否可用,若测量坐标系不可用,则删减基准特征,并再次重复执行上面步骤,直到测量坐标系达标,再按照2D图纸进行相关尺寸的测量,并对3D测量结果和2D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头大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内容是:按照一次成型和组装成型的产品,分别分类,并进行固定,所采用的固定装置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设有治具,分别夹持住产品的四个固定位,固定位的位置定好以后,需要将其边缘的位置通过激光扫描,输入计算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头大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内容是:
S3.1:通过设置于固定装置上的鹅颈管,在鹅颈管上安装好测针,并将测针调整到对应监测点,采用手动的方式测量待测的部分关键点,并将收集到的坐标参数传输到计算机,作为data1;
S3.2:通过设置于固定装置上的鹅颈管,在鹅颈管上安装好测针,并将测针调整到对应监测点,然后从头到尾,横向依次扫过整个待检测面,确保扫过的过程中,测针前端与产品表面均保持接触,并将收集到的坐标参数传输到计算机,作为data2;
S3.3:再次调整鹅颈管的行走方式,使其从本检测面的纵向再次扫描,扫描后的标准和要求与S3.2相同,并将收集到的坐标参数传输到计算机,作为data3;
S3.4:将手动采集到的坐标参数data1与横向和纵向两次采集到的的数据(data2+data3)/2重合,并修正部分失真数据,将重合后的坐标参数与计算机中储存的设计图样的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并将两者的误差进行标注,同时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在出现差异的位置用异色表示;并进行判断分类,反馈到生产线进行调整;并在最后将其与2D图纸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头大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如果作用对象是组装成型产品,需要对每一层分别进行如步骤S3.1-S3.4之间的步骤,以确保其每一块零部件的加工均达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毅远塑胶五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毅远塑胶五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41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