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5837.9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旭;任策;任护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77/10;C08L23/06;C08L79/08;C08L83/04;C08K7/08;C08K5/06;C08K5/02;C08K7/14;C08K7/12;C08K7/06;C08K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塑料 环保阻燃 耐磨损 碱式硫酸镁晶须 六溴环十二烷 十溴二苯醚 硅树脂 阻燃剂 制备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使用安全性 增强填充剂 耐磨性 聚酰亚胺 抗氧化剂 无毒材料 协同效应 重量份数 阻燃性能 苯乙烯 丙烯腈 丁二烯 耐寒剂 耐磨剂 增韧剂 阻燃性 配比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丙烯腈15‑35份、丁二烯5‑30份、苯乙烯40‑60份、增强填充剂3‑8份、增韧剂15‑30份、耐磨剂25‑45份、阻燃剂8‑15份、耐寒剂6‑15份和抗氧化剂2‑5份。使用PI聚酰亚胺与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提高其阻燃性,再通过碱式硫酸镁晶须、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硅树脂按相应配比制成阻燃剂,利用碱式硫酸镁晶须、十溴二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和硅树脂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其单一作用的阻燃性能,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均为环保无毒材料,有利于提高ABS塑料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改性塑料是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及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一个塑料产业领域,而塑料改性技术填充、共混和增强改性更是深入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与成型加工过程,从原料树脂的生产到从多种规格及品种的改性塑料母料,为了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提高其功能性,离不开塑料改性技术。
目前的改性塑料都具备一定的增强改性,但是以目前的技术,生产出的改性塑料产品,在阻燃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功能尚不健全,导致塑料产品的使用寿命较低,易发生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普通改性塑料产品,在阻燃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功能尚不健全,导致塑料产品的使用寿命较低,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丙烯腈15-35份、丁二烯5-30份、苯乙烯40-60份、增强填充剂3-8份、增韧剂15-30份、耐磨剂25-45份、阻燃剂8-15份、耐寒剂6-15份和抗氧化剂2-5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丙烯腈15-20份、丁二烯5-20份、苯乙烯40-48份、增强填充剂3-4份、增韧剂15-20份、耐磨剂25-30份、阻燃剂8-10份、耐寒剂6-8份和抗氧化剂2-3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丙烯腈20-28份、丁二烯20-25份、苯乙烯48-55份、增强填充剂4-6份、增韧剂20-25份、耐磨剂30-35份、阻燃剂10-12份、耐寒剂8-10份和抗氧化剂3-4份。
优选的,所述环保阻燃耐磨损的ABS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丙烯腈20-35份、丁二烯25-30份、苯乙烯48-60份、增强填充剂5-8份、增韧剂25-30份、耐磨剂35-40份、阻燃剂12-15份、耐寒剂10-15份和抗氧化剂4-5份。
优选的,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ABS塑料本体的配制
先将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这三种原料投入粉碎机中,对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原料混合物进行粉碎,25-30分钟后,停止粉碎,然后将混合原料粉末倒入反应釜中,备用;
第二步:增强填充剂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郎旭志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5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