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05888.1 申请日: 2018-08-10
公开(公告)号: CN110810100B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陈于;王敏;耿国民;朱灿灿;赵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C1/00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裴咏萍
地址: 210014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冬季 播种 育苗 造林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紫楠种子成熟时间为10月中旬-11月份上旬,外种皮由青绿色变成紫褐色进行采集,采集健壮、无病的15年以上母树的种子,采集鲜果放入清水浸泡15-20h,搓去果肉外果皮,清洗干净后,除去浮在水面干瘪及不饱满的种子,将种子捞出,室内自然阴干;

2)冬季催芽播种:阴干的种子混合草木灰,搓去种子表面油脂,后用混有少量碎石的粗砂,进行轻捣摩擦,直至种皮颜色由灰褐色变成灰白色,出现部分不规则的磨损,再用15%的双氧水溶液浸泡20-30min,后用35-40℃温水浸种2天后播种,选择背风向阳、平整地块,用粗细合适的河沙铺设沙床,沙床东西走向,宽1.5-2.0m,厚15-20cm,沙床消毒后浇透水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沙床上,盖2-3cm厚的细沙,摊平,再覆盖1-2cm厚的稻草保持湿度,冬季气温较低,需搭建塑料大棚,保持沙床温度预防冬季低温冻害;

3)春季芽苗移栽:春季2月底-3月初裸根移栽,移栽前选择平坦背风地块进行整地,去除杂草碎石,机械深耕施基肥,并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进行土壤消毒,紫楠生长易遭日灼,移栽前在每条圃地两侧种植高1m左右的,株距1.5-2m紫叶李一排,提供自然遮荫,防止日灼,移栽前断根处理,保持5-8cm主根,移栽时挖穴,大小约为10cm×10cm×10cm,移栽的行距为10-15cm,株距5-10cm,幼苗移栽后漫灌浇足水,搭建透光率60%-7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可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4)幼苗管理:浇水,移栽后完全成活之前,每隔一周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视干旱情况进行浇水,适时人工除草,施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快速生长的7-8月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40-50kg,施肥要均匀,避免与幼苗根部和叶子直接接触,紫楠抗病能力强,病虫害相对较少,当虫害为红蜘蛛时,危害嫩茎和顶芽,喷施5%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当病害为细菌感染叶子时,致使叶边缘褐色,喷施75%百菌清800-1000倍液防治;

5)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山谷阴坡或者低丘陵山区造林,先进行树种配置,与落叶乔木树种七叶树、榉树、枫香混交造林,配置树种3种以上,造林前完成林地的清理工作,采用块状整地,造林株行距1m×1m或1m×2m,造林选择2年生高度40cm以上主干明显的苗移栽,此时,紫楠幼苗已经具有抗寒能力,过冬遇低温寒潮不易被冻伤,三种树种混交造林的种植比例为60%:20%:20%,四种树种混交造林的种植比例为50%:20%:20%:10%,紫楠混交造林比例不低于50%,提前挖好坑穴,坑穴大小30cm×30cm×30 cm,穴底部放入15-20g的复合肥做基肥,幼苗植入穴内压实浇足水,一个月后统计造林成活情况,注意补苗,种植后前三年内进行抚育,每年春季施肥一次,注意除草做好病虫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要求采集的紫楠种子千粒重在302.3-305.4g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紫楠种子与粗沙碎石混合的比例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紫楠种子播种量为每平方米0.5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沙床内放温度计,温度高于30℃时要解开塑料大棚,通气除湿,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易引起种子霉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沙床用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8-10 L硫酸亚铁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芽苗移栽选择阴雨天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对地块进行深耕施基肥,施用量为每亩复合肥30-40 kg,有机肥150-180 k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遮阳网保持20-30天,等待幼苗完全成活揭去遮阳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58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