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角膜炎提取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6621.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申婧;梁庆丰;苏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08 | 分类号: | A61L2/08;A61L2/16;A61K41/00;A61P31/04;A61P27/02;A61L10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病原体 灭活 光动力疗法 角膜炎 抗生素 单态氧 光敏剂 治疗 细菌产生耐药性 细胞毒性作用 病原体感染 细菌耐药性 能量传递 眼部细菌 氧化反应 病原体 光照射 激发态 波长 眼部 受损 细胞 激发 死亡 健康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对角膜炎提取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是一利用光动力疗法将细菌病原体进行灭活;所述光动力疗法的过程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使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和相邻的细菌病原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目前,在治疗眼部病原体感染时,主要还是通过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抗生素的过多使用容易使到细菌产生耐药性,并影响治疗时间和效果,通过利用光动力疗法既可以达到杀灭眼部细菌病原体目的,又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角膜炎提取病原体的灭活方法。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在许多国家已经获得了监管部门批准。它使用被称为光敏剂(PS)的无毒染料和适当波长的可见光,使PS分子激发到兴奋的单线态,这个激发态下的系统进入到长寿命的三重态,它可以与分子氧反应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如单态氧、超氧化物和自由基。这些活性氧可以氧化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导致细胞死亡。PDT可以灭活或杀死一系列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几种耐药微生物病原体,如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此外,有报道称使用PDT治疗某些动物模型的感染和一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DT能降低革兰氏阴性菌的毒力因子的活性。
感染性角膜炎是一种视觉威胁的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在中国,有300万角膜盲患者,传染性角膜盲患者每年增加10万例。细菌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眼部感染之一,进展迅速且严重。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微生物。目前的抗菌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抗生素剂量。然而,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最近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尽管使用广谱抗生素和一些更严重的后果,抗生素耐药性可能导致疾病进程的持续进展。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有效的替代抗菌技术来治疗眼部细菌性感染。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临床上还是通过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它疗法相对较为欠缺,治疗手段还受到较大限制,存在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膜炎提取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
本发明通过应用光动力疗法对细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该方法通过利用可见光对光敏剂进行激发,使其处于激发态并与氧分子进行反应生成细胞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再与生物分子结合,达到杀灭细菌病原体细胞的目的;应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无需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又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使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更好满足临床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对角膜炎提取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所述的细菌病原体的灭活方法为通过利用光动力疗法在光动力作用与介导物质共同作用下对眼表面的细菌病原体进行灭活。
优选地,所述的光动力作用使用的光为带宽为20nm,波长为575nm~670nm的可见光。更优选地,所述的光动力作用使用的光为带宽为20nm,波长为600nm~650nm的可见光。优选地,所述的介导物质为具有膜破坏作用的亲水阳离子光敏剂。
更优选地,所述的具有膜破坏作用的亲水性阳离子光敏剂为甲苯胺蓝O。
优选地,所述的眼表面的细菌病原体为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或两种;所述微生物会引起细菌性角膜炎。
优选地,所述的可见光为红色可见光或白色可见光中的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的可见光为红色可见光。
优选地,所述的可见光的光功率密度为0.550~7.500mW/cm2,辐射时间为20~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6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