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雹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6808.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河;程昌玉;文浩;施丽娟;李肖霞;王志超;温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5 | 代理人: | 程旭辉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雹 三维立体数据 冰雹天气 监测 高空 获取目标 探测数据 监测网 雷达组网 实时探测 实时提供 数据支撑 探测资料 天气雷达 格点化 新一代 资料组 分辨率 概率 预警 参考 融入 预报 评估 调查 | ||
1.一种冰雹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雷达组网拼图得到的三维立体数据;
获取目标区域的高空探测数据;
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数据和所述高空探测数据计算得出冰雹指数;
根据所述冰雹指数确认冰雹概率和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雹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冰雹指数确认冰雹概率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冰雹数据形成冰雹样本;
将所述冰雹指数与所述冰雹样本进行判断并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计算所述冰雹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雹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雹概率包括:
临界成功指数CSI,CSI=X/(X+Y+Z),其中,X为所述冰雹样本为有冰雹、且所述冰雹指数为监测到冰雹单体的次数;Y为所述冰雹样本为有冰雹、且所述冰雹指数为未监测到冰雹单体的次数;Z为所述冰雹样本为无冰雹、且所述冰雹指数为监测到冰雹单体的次数;
和/或命中率POD,POD=X/(X+Y);
和/或误报率FAR,FAR=Z/(X+Z)。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雹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冰雹指数确认冰雹尺寸包括:
根据所述冰雹样本检测冰雹的直径;
根据所述冰雹指数与所述冰雹的直径建立模型;
根据所述模型计算冰雹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雹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数据和所述高空探测数据计算得出冰雹指数,具体公式为:
利用反射率因子与冰雹的关系,将反射率因子数据转换成冰雹动能的通量值E:
E=5×10-6×100.084ZW(Z);
其中,Z为反射率值,ZL为反射率下限值,ZU为上限值。W(Z)为权重函数定义雨和冰雹反射率因子的转换区;
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数据和所述高空探测数据计算温度权重函数WT(H);
所述冰雹指数SHI的计算公式为:
H0为0度层的高度,Hm20为-20度层的高度,H为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度层的高度时,温度权重函数WT(H)为0;
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度大于0度层的高度、小于-20度层的高度时,温度权重函数WT(H)为
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20度层的高度时,温度权重函数WT(H)为1;
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度H为1-16km。
6.一种冰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雷达组网拼图得到的三维立体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高空探测数据;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立体数据和所述高空探测数据计算得出冰雹指数;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冰雹指数确认冰雹概率和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冰雹数据形成冰雹样本;
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冰雹指数与所述冰雹样本进行判断并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计算所述冰雹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68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