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456.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强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鱼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型鱼饵,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份制成:豆粕、蚕蛹、蚕沙、牛骨粉、氨基酸、香兰素、鼠尾草、肉豆蔻、蛋黄、蜀黍、马钱子、白糖、味精;其制备方法步骤:鼠尾草、肉豆蔻、马钱子破碎加水,制成浓缩液A;再将豆粕、蚕蛹、蜀黍破碎后、牛骨粉分别翻炒至散发香味,加入浓缩液A、白糖、味精,翻炒并去除水份,再加入蛋黄粉末、蚕沙、氨基酸、香兰素混均即可,垂钓时加水捏成团,即为鱼饵;本发明中的主料具有天然纯正的谷物香味,还加入了香兰素,更能刺激鱼类的嗅觉器官,并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蛋白和氨基酸,还添加了诱食成份,改善了鱼饵的口感,促使鱼类抢食,使鱼类狂咬不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饵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香型鱼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饵,钓鱼时装于鱼钩之上用以引诱鱼上钩的食物。此食物多为蚯蚓或饲料调和的面团,其它一些鱼类喜食的事物,凡可以挂在鱼钩上皆可以作为鱼饵。
无论是钓鱼比赛或平时钓鱼,鱼饵总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项技术领域中,钓饵的使用,当你确定了所要使用的钓饵品项后,可能是单独一种,也可能是多种鱼饵及添加剂的混合,从拌饵开始即可算是鱼饵的使用。其中包括鱼饵的软与硬、松与粘、轻与重、大与小等方面的学问,并且相互之间还有着紧密的关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香型鱼饵,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份制成:
豆粕40-50份、蚕蛹1-2份、蚕沙4-5份、牛骨粉5-8份、氨基酸3-5份、香兰素0.3-0.5份、鼠尾草0.5-0.8份、肉豆蔻0.3-0.5份、蛋黄10-15份、蜀黍10-15份、马钱子2-4份、白糖1.8-2.3份、味精0.5-0.8份。
一种香型鱼饵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如下:
将豆粕40-50份、蚕蛹1-2份、蜀黍10-15份破碎成粒径在3-4mm的颗粒,备用;
将鼠尾草0.5-0.8份、肉豆蔻0.3-0.5份切段成2-3cm,再把马钱子2-4份砸烂,加3倍体积的水,进行煮沸20min,熄火焖制4h,捞出残渣后,小火蒸煮去除50%的水份,得浓缩液A备用;
取蛋黄10-15份辗碎成粉末,留作备用;
取豆粕40-50份、蚕蛹1-2份、蜀黍10-15份破碎颗粒、牛骨粉5-8份分别翻炒,直到各自散发香味,不能炒过发黑;
将炒香后的豆粕40-50份、蚕蛹1-2份、蜀黍10-15份混匀,加入浓缩液A、白糖1.8-2.3份、蚕沙4-5份、味精0.5-0.8份,在翻炒的过程中,加入蛋黄粉末10-15份,并去除水份,得混合料B;
在混合料B中,加入氨基酸3-5份、香兰素0.3-0.5份搅拌均匀,即得成品,在垂钓时,加水捏成团,即为鱼饵。
进一步,所述的鱼饵的组份中的鼠尾草,依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花,茎叶俱可染皂用。”,据此可知,鼠尾草是一种制取香精原料,改也可作为补药用,改善脑部记忆,增进智慧。
进一步,所述的鱼饵的组份中的,促进消化机能及增进食欲,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鱼饵的组份中的肉豆蔻,一种草药,除有芳香性外,还对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还对萜类成分有抗菌作用,能促进鱼类对饵料中营养的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料具有天然纯正的谷物香味,还加入了香兰素,更能刺激鱼类的嗅觉器官,谷物和牛骨粉并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蛋白和氨基酸,还添加了马钱子、白糖、味精等诱食成份,改善了鱼饵的口感,促使鱼类抢食,并促进了鱼的抗病能力,使鱼类更易上钩,而且药物配伍后,消除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不会在鱼体内产生残留,安全性高,适用于淡水类自然水域垂钓及投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强,未经杨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