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664.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旭玻璃器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12 | 分类号: | C03B11/12;C03B11/06;C03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底板 成型台 成型槽 成型模具 成型模芯 第一驱动机构 玻璃器皿 成型凹槽 成型设备 驱动机构 圆周分布 驱动槽 下料 工作台水平 下料机械手 产品分离 倒圆锥形 合模状态 滑动连接 上下布置 上下移动 下料工位 转动安装 自动打开 驱动 工作台 槽壁 顶面 模腔 竖直 转动 移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工作台、成型台和第一驱动机构;工作台水平布置,成型台转动安装在工作台上,成型台顶面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成型凹槽,成型凹槽包括上下布置的成型槽和驱动槽,成型槽呈倒圆锥形,成型槽内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底板和在成型底板上呈圆周分布的成型模芯,成型模芯与成型槽槽壁滑动连接,在合模状态下,成型底板与多个成型底板形成模腔,驱动槽内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成型底板连接用于驱动成型底板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驱动机构与成型台连接用于驱动成型台转动。本发明成型模具移动至下料工位时,会自动打开,成型模芯与产品分离,方便下料机械手取走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器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制品是采用玻璃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制品多种多样,在现今的社会上,玻璃制品不仅需要造型美观,但是由于这样的制品多多少少还是需要实用性,这样就会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流水线生产,但是却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往往由于玻璃是易碎的,特别是有花纹的玻璃杯在成型之后不便下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包括工作台、成型台和第一驱动机构;工作台水平布置,成型台转动安装在工作台上,成型台顶面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成型凹槽,成型凹槽包括上下布置的成型槽和驱动槽,成型槽呈倒圆锥形,成型槽内设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底板和在成型底板上呈圆周分布的成型模芯,成型模芯与成型槽槽壁滑动连接,在合模状态下,成型底板与多个成型底板形成模腔,驱动槽内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成型底板连接用于驱动成型底板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驱动机构与成型台连接用于驱动成型台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进料组件、压制组件、冷却组件、下料组件和预热组件,成型台上方沿其转动方向设有进料工位、压制工位、冷却工位、下料工位、预热工位,进料组件设置在进料工位用于向处于进料工位的成型模具模腔内上料玻璃液,压制组件设置在压制工位用于将处于压制工位的成型模具模腔内的玻璃液压制成型,冷却组件设置在冷却工位用于将处于冷却工位的成型模具模腔内成型后的玻璃器皿进行冷却,下料组件设置在下料工位用于将处于下料工位成型模具内冷却后的玻璃器皿下料,预热组件设置在预热工位用于对处于预热工位的成型模具模腔进行预热。
优选的,成型台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支架与工作台连接,进料组件包括玻璃液筒和进料筒,玻璃液筒安装在固定板上,玻璃液筒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料筒位于固定板下方并与出料口连通,出料口处设有间歇进料件。
优选的,间歇进料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在玻璃液筒底部,第一齿轮上设有可与出料口连通的卸料口,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齿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
优选的,压制组件包括压头和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下方,第四驱动机构与压头连接用于驱动压头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压头内设有多个加热元件。
优选的,冷却组件包括多个安装在固定板下方的冷却风筒,冷却风筒均连接有风机。
优选的,下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机械手。
优选的,预热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用于向模腔内喷火的喷火枪。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下料的玻璃器皿成型设备,成型模具移动至下料工位时,会自动打开,成型模芯与产品分离,方便下料机械手取走产品,避免玻璃产品碎裂;本发明通过在压头内设置多个加热元件,使得压头保持高温,在压制时可对玻璃液进行局部加热,避免因模腔内玻璃液液面冷却产生冷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旭玻璃器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旭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