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8381.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方书亮;王爱华;郭保卫;周冬冬;刘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22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土壤 机插钵体带蘖壮秧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晾干,得发芽种子;(2)将所述发芽种子播种至育秧盘中的营养土中,暗化处理2~3天,得到出苗秧盘;(3)将所述出苗秧盘摆放至秧床,盖无纺布,上跑马水,待秧苗叶龄达1叶1心期,揭膜,对秧苗进行促控管理。本发明通过苗期促控操作,能防止肥料随水渗漏流失,以及化控剂有效成分稀释、浓度降低造成化控效果减弱,从而起到追肥和化控的“促控”作用。与常规方法育苗相比,本发明的出苗整齐、秧苗根多、健壮,且带蘖增加0.6~0.8个/孔穴,后期水稻产量增加5%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常规毯状苗育秧盘内播种量较大,秧苗素质偏弱,超龄秧苗常无法高质量移栽,且温光资源紧缺地区常规毯苗机插难以充分发挥水稻产量和品质潜力。钵苗机插是将钵育壮秧按一定行株距均匀无植伤的移植大田。该技术关键创新点是使用与之配套的播种流水线技术,培育25—35d秧龄壮秧,延长水稻生育期,且钵育壮秧移栽大田后无缓苗期,分蘖爆发力强,最终有效穗数充足,穗型大且结实率高,产量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该技术不仅可使当地迟熟水稻品种安全成熟,且能确保下茬小麦适时播种,提升稻麦两熟地区周年种植效益。2018年该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70项主推农业技术之首。
钵苗机插稻最终实产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水稻钵体壮秧的培育,壮秧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是能否培育出带蘖长秧龄适栽健壮秧苗,这也是钵盘育秧优势关键所在。培育不出壮秧,大田移栽质量降低,难以搭建(超)高产群体框架,最终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通过近些年生产实践证明,培育钵育带蘖壮秧的关键在于“促控”措施的落实,只有“促控”措施到位才能培育出钵苗壮秧。目前关于钵体带蘖壮秧培育方法中的“促控”措施,一般是依靠施入大量的肥料(尿素或复合肥)培肥营养土和秧床,并且在营养土中拌入一定量的壮秧剂(含化控剂和肥料),在齐苗期或2叶期喷施一次多效唑达到化控目的,中间视苗长势酌情追肥,移栽大田前施用一次“断奶肥”,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促控”目的。但是,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按以上操作步骤会遇到以下问题,一方面,大量施入肥料培肥营养土以及秧板,有烧苗风险,营养土拌混壮秧剂,农户难以掌握用量,或易发生拌土不匀,常会出现稻种发芽率降低,出苗不齐(壮秧剂多的地方秧苗长的偏矮,少的地方容易蹿高)的现象;另一方面,如秧田属易漏水型土壤,因其保水保肥性能差,加之钵孔土球蓄水时间短,遇高温天气,秧田需多次上水保持钵孔湿润,这导致营养土及秧床的肥料易随水渗漏流失,且壮秧剂也被反复稀释、浓度降低进而散失化控功能,肥料和壮秧剂的作用减弱,不能有效发挥“促控”作用,最终造成秧苗细长且不带分蘖,无法形成壮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易漏水土壤,提供一种采用合理“促控”措施培育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易漏水土壤机插钵体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晾干,得发芽种子;
(2)将所述发芽种子播种至育秧盘中的营养土中,暗化处理2~3天,得到出苗秧盘;
(3)将所述出苗秧盘摆放至秧床,盖无纺布,上跑马水,待秧苗叶龄达1叶1心期,揭膜,对秧苗进行促控管理;
所述促控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秧苗生长至1叶1心期时,每100盘用3~5g质量含量10~20%的多效唑粉剂进行第一次化控;
②秧苗生长至2叶期时,每盘用3~5g复合肥进行第一次追肥;所述复合肥中N、P、K的质量含量独立为10~20%;
③秧苗生长至3叶期时,每100盘用6~8g质量含量10~20%多效唑粉剂进行第二次化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