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B框夹式托架及利用该托架承载PCB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8944.7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四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框夹式 托架 利用 承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CB框夹式托架,包括一横杆的双侧对称配置有呈可相对反向旋摆的二夹臂,所述二夹臂上分别对称形成一跨部,所述二跨部与该横杆之间框围形成一PCB容置槽,该PCB容置槽并具有相对远离该横杆的一PCB置入口,所述二夹臂上对称配置有二弹性力驱动元件,用以驱动所述二夹臂相对反向旋摆的夹缩该PCB置入口。本发明还提供利用该托架承载PCB的方法,如此改善传统PCB在移动烘烤过程中需加大与其他PCB之间的间距进而影响到PCB烘烤产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用夹具的结构技术,特别有关一种PCB框夹式托架及利用该托架承载PCB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基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都会经过油墨涂装、干燥、烘烤、清洗等制程,而且通常都会利用输送设备载运PCB逐一的通过上述制程的工作区站,以提升产能。
在PCB输送设备中,可经常见到使用夹具来夹持PCB的端边,使PCB被夹具以悬吊形式夹持,并凭借输送链条或皮带等可移动元件来带动夹具移动,进而载运被悬吊的PCB在生产线上移动通过上述制程的工作区站。
以现有的PCB烘烤设备为例,已采用连续移动式载运PCB进入隧道式烤箱中进行烘烤作业;为此,常见使用可回圈移动的输送线上,在该输送线上间隔的配置夹具(例如中国台湾专利I225029),利用该夹具来夹持PCB上未覆墨的一边框部位,使一片片的PCB能相互间隔的接受夹具的夹持,而在输送线上以间隔垂挂形式移动地进入烤箱内接受烘烤。
且知,PCB一般为四边形薄板,其面域规格(即长宽尺寸)有大有小且板体有厚薄之分。当利用上述夹具垂挂载运PCB通过烤箱的移动过程中,易使受夹的PCB发生晃动,且愈薄的PCB发生晃动现象更加明显。
因此,业者通常会加大烤箱中PCB输送线上的吊挂式夹具之间隔配置距离,以免接受夹持的PCB在移动烘烤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油墨沾粘等瑕疵。当烤箱中板件输送线上配置吊挂式夹具之间隔距离愈大时,可吊挂PCB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烤箱烘烤的片数相对就会受到拘束,乃至于阻碍了PCB烘烤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改善传统PCB为了避免在移动烘烤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油墨沾粘等瑕疵,因此加大烤箱中板件输送线上的吊挂式夹具之间隔配置距离,进而影响到PCB烘烤产能业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揭示一较佳实施例来说明一种PCB框夹式托架,特别是用于载运板厚为0.8mm~5.0mm之间的PCB;该框夹式托架的主体结构特征包括:一横杆;二夹臂,呈可相对反向旋摆的对称配置于该横杆的双侧,使得该横杆坐落于所述二夹臂之间,所述二夹臂上分别对称形成一跨部,所述二跨部与该横杆之间框围形成一PCB容置槽,该PCB容置槽并具有相对远离该横杆的一PCB置入口;及二弹性力驱动元件,对称配置于所述二夹臂上,并且驱动所述二夹臂相对反向旋摆的夹缩该PCB置入口。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横杆近中段处凸设有至少一挡部,该PCB容置槽框围形成于所述二跨部与该横杆的挡部之间。
在进一步实施中,该横杆的双侧分别凸设有一立杆,所述二夹臂上分别对称形成一枢接部,所述二夹臂分别经由该枢接部而对称配置于该立杆上,进而呈可相对反向旋摆的枢接于该横杆的双侧。其中所述二弹性力驱动元件为扭力弹簧,分别配置于所述二枢接部上,所述二扭力弹簧分别具有一第一簧脚及一第二簧脚,该第一簧脚压触所述夹臂,该第二簧脚压触所述立杆。
在进一步实施中,还包括二推动器,对称配置于所述二夹臂外侧的一固定端,所述二推动器分别驱动所述二夹臂弹性张开该PCB置入口。
在进一步实施中,所述二夹臂分别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跨部形成于该第一端部,所述二推动器分别压触式的驱动及释放该第二端部,且该枢接部坐落于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