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筒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9356.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8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石代嗯;李帅;徐荣峰;赵子善;孙雨;黄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107;B04C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筒 旋风 分离器 | ||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气固两相分离的双筒旋风分离器,包括外筒,外筒包括腔体呈圆柱形的第一分离腔和腔体呈圆锥形的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的顶部腔壁一侧设有气固混合物的切向进口;一内筒,沿外筒顶部向下伸入外筒内部,用于内部气流排放,所述内筒下端伸进外筒内部直至第一分离腔的底部;一导流锥,设置在外筒内底部位于内筒气体进口端的正下方,用于阻挡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以及将分离后气体导流进所述内筒中,导流锥的锥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的环隙作为固体颗粒出口;一外部气体进气管,一端设置在外筒外部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另一端从外筒底部排灰口伸入,穿过所述导流锥后与所述内筒内部相连通。本发明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效果佳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固两相分离设备,是一种双筒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气固两相分离设备,利用气固离心力的差异,将颗粒从气固两相流中分离。
传统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离切向进口较近,容易导致部分含尘气体从进气口直接流向出口,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另外传统旋风分离器的进气的压力损失较大,除尘效率随筒体的直径增大而减小,因而单个旋风分离器的处理风量收到了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传统除尘器只有一个筒体,沿筒壁形成的向下的外旋气流与沿筒轴心的向上的内旋气流在一个筒体内会形成流场干涉;影响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气固两相分离的双筒旋风分离器,本发明公开的分离器分离效果佳,节约能量消耗,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气体排出阻力。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固两相分离的双筒旋风分离器,包括:
外筒,外筒包括腔体呈圆柱形的第一分离腔和腔体呈圆锥形的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的顶部腔壁一侧设有气固混合物的切向进口;
一内筒,沿外筒顶部向下伸入外筒内部,用于内部气流排放,内筒上端伸出外筒顶部为气体出口端,下端伸进外筒内部为气体进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端伸进外筒内部直至第一分离腔的底部;
一导流锥,设置在外筒内底部位于内筒气体进口端的正下方,用于阻挡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以及将分离后气体导流进所述内筒中,导流锥的锥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的环隙作为固体颗粒出口;
一外部气体进气管,一端设置在外筒外部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另一端从外筒底部排灰口伸入,穿过所述导流锥后与所述内筒内部相连通。
所述导流锥包括结构一致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圆锥体。
所述内筒内靠近气体进口端的位置设有防旋挡板。
所述内筒伸进外筒中的长度与外筒高度之比大于0.6。
所述导流锥的外壁和外筒的内壁之间通过筋板固定。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能够实现气固两相分离,气固混合物从外筒顶部切向进入,在外筒腔内向下螺旋运动,利用气固离心力的差异,颗粒从气固两相流中分离,从外筒底部环隙下落排出,已分离的气体经过导流锥的导流作用被内筒底部进口的进气管的上升气流吸入,经过防旋挡板,从内筒顶部排出。
第二、本发明在传统旋风筒内延长出气口,形成内筒,防止含尘气体直接流向出气口,导致分离效果不佳,另外增加内筒可以减少分离腔的体积,从而减少进气的压力损失,增加分离效果。
第三、通过设置防旋挡板,阻止内筒内气体旋转,节约能量消耗,提高分离效率。
第四、通过在内筒底部进口安装进气管,利用进气管的上升气流吸入已分离的气体,降低气体排出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筒旋风分离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具有其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花洒的出水切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