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瓷牙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9395.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瓷齿科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3/083 | 分类号: | A61C13/083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瓷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瓷牙制作方法,先设置就位道,然后设置边缘线,使边缘线位于颈缘的最突处,再设置就位参数:根据全瓷牙情况建立全冠形态;画回切线使前牙:颊舌侧,回切线位于颈缘线以上1.5‑2mm,与颈缘线平行,近远中回切线位于接触点以下,后牙:颊舌侧,回切线位于颈缘线以上1.5‑2mm,近远中回切线位于接触点以下,然后设置回切参数,使前牙补偿参数为咬合空间的1/2,后牙补偿参数为咬合空间的1/2;回切量为0.5mm,再修整回切冠:在相邻两牙之间建立连接体;最后手工烤瓷,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牙冠的强度,同时避免了临床牙备量不足的情况下透色的情况发生,加快了全瓷牙的制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义齿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全瓷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全瓷牙制作过程中,只是在基牙表面建立厚薄均匀的氧化锆底冠,在此基础上进行瓷粉的堆塑烧结,得到全瓷牙。由于使用环境及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包含临床医生调磨牙齿量的不同或本身患者牙齿位置、大小的不同),会导致局部位置内冠支撑不足,造成全瓷牙在患者口内频频出现崩瓷现象,给患者及临床带来损失和困扰。
且传统的全瓷牙制作过程中,手工堆筑瓷粉量大,步骤工艺多,瓷粉收缩比不易掌控,色泽呈现把控难度大,技术含量、时间成本要求高,耗时耗力、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瓷牙的新制作方法,该全瓷牙制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和全瓷牙成品的强度和美观性,降低了损坏几率和制作成本。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瓷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就位道:
根据患者牙齿情况设置就位道,调整合适的就位方向,使颈缘线处无倒凹;
步骤二:设置边缘线:
调整合适的边缘线位置,使边缘线位于颈缘的最突处,要求整条边缘线连接顺畅;
步骤三:设置就位参数:对所需要生成的参考牙冠进行参数设置;
步骤四:根据全瓷牙情况建立全冠形态;
步骤五:回切内冠:
a.画回切线:
前牙:颊舌侧,回切线位于颈缘线以上1.5-2mm,与颈缘线平行,近远中回切线位于接触点以下;
后牙:颊舌侧,回切线位于颈缘线以上1.5-2mm,近远中回切线位于接触点以下;
b. 设置回切参数:前牙回切参数:补偿参数为咬合空间的1/2; 后牙回切参数:补偿参数为咬合空间的1/2;
c.回切内冠,回切量为0.5mm;
d. 修整回切冠:光滑处理回切边缘使之成为移形面,要求回切边缘顺滑,无锐角锐边,上下承接自然顺畅,回切切缘(合缘)弧度与全冠弧度一致,然后对回切冠邻面弧形进行处理,留出堆瓷空间,使邻面有足够支撑;
步骤六:在相邻两牙之间建立连接体;
步骤七:手工烤瓷。
该全瓷牙制作过程中回切内冠时,预留了充足的锆体,使其对瓷层的支撑稳定,堆筑瓷粉过程中瓷层不易坍塌,临床牙冠使用不易崩瓷,增加了牙冠强度和使用寿命。在使用新工艺后,省略了体瓷堆筑步骤,极大的简化了操作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三中参考牙冠参数设置为:黏着剂间隙0.005mm,额外黏着剂间隙0.04mm,到边缘距离1mm,平滑距离0.2mm,车针半径0.5mm,车针补偿间隙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瓷齿科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精瓷齿科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9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烤瓷牙内冠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牙齿清理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