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0111.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志;郑文斌;廖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3/32 | 分类号: | G01V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会英;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测井数据 探测系统 云端服务器 地面系统 井下 互联网 核磁共振测井 分布式计算 快速处理 同步传输 反演 构建 申请 存储 采集 发送 传输 石油 开发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包括: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核磁共振地面系统、以及云端服务器;其中,核磁共振地面系统,用于获取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发送的测井数据,并将测井数据同步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核磁共振地面系统传输的测井数据进行分布式计算处理,获得反演结果。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的构建,可以利用云端服务器对测井数据进行存储和快速处理,能够提高对核磁共振测井采集到的测井数据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利于石油矿藏的开采开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自1946年被发现以来,已成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等领域的有利分析测试手段。1952年,Varian公司申请了地磁场核磁共振测井仪专利,并于1960年投入商业化服务。1978年,Los Alamos实验室Jackson发明了“inside-out”磁体结构的脉冲核磁共振技术,奠定了永磁体核磁共振脉冲测井仪的理论基础。2000年,随钻核磁共振样机制作完成。
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层流体中氢核的弛豫特性,提供反映地层储集特性的测井新技术。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可有效应用于储层物性参数的计算,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等,对识别低电阻率、低孔低渗油气层、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核磁共振测井要采集成百上千的测井数据,对大量的测井数据进行相关计算,需要非常大的计算机内存,而且计算的速度很慢。
因此,如何提高对核磁共振测井采集到的测井数据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以提高对核磁共振测井采集到的测井数据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核磁共振探测系统,包括:
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核磁共振地面系统、以及云端服务器;
其中,
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发送的测井数据,并将所述测井数据同步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统传输的测井数据进行分布式计算处理,获得反演结果。
可选地,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统包括:
与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连接的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测井数据同步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连接的数据存储装置;
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发送的测井数据。
可选地,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包括:
物联网模块和处理器;
所述物联网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的物联网标识;
所述处理器,用于为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采集的测井数据添加所述物联网标识后,发送至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统。
可选地,所述测井数据包括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参数和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测系统采集的核磁共振数据。
可选地,所述核磁共振数据包括自旋回波串数据;
所述云端服务器,具体用于采用分布式计算处理,对所述自旋回波串数据进行多指数反演,获得所述反演结果。
可选地,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