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通风系统及双层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1235.4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民;许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3/06;B60H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通风 系统 双层 客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系统及双层客车,涉及通风技术领域,所述自然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盒(1)、导风盒(2)、集风盒(3)以及导风道(4),其中,进风盒(1)设有进风口(1a),用于接收外部空气,导风盒(2)分别与所述进风盒(1)、集风盒(3)连通,外部空气经由所述导风盒(2)进入所述集风盒(3);集风盒(3)的出风端开设有多个出口(3a),每个所述出口(3a)均配置有一导风道(4),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集风盒(3)后经由所述出口(3a)被分配至多个所述导风道(4),再经所述导风道(4)导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层客车,包括前述自然通风系统。本发明能够提高双层客车的进风量,改善通风系统中的风量流动,减少能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然通风系统及双层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车内环境的舒适程度关系到乘客的出行质量,就舒适性而言,除去车辆振动、照明、客室内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等影响因素外,客室内微风速、风速场的均匀性、室内气流组织状态、车内外压力变化等也是重要的参数,而这些参数主要取决于客车的通风情况。
对于双层客车而言,由于受空间限制,对通风系统进风量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目前的自然通风系统只简单开设左右两个出风口,两出风口风量各占50%,但是其总风量较低(仅能达到2kg/s),与设计要求的在40km/h 的速度下所需的3kg/s的通风量还有一定的差距,通风系统内风量流动性差,无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空气净化,能量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系统,旨在改善传统的通风系统进风量低,通风系统内风量流动性差,无法进行有效和充分的空气净化,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然通风系统,用于双层客车的自然通风,包括:进风盒、导风盒、集风盒以及导风道,其中,所述进风盒设有进风口,用于接收外部空气;所述导风盒分别与所述进风盒、集风盒连通,所述外部空气经由所述导风盒进入所述集风盒;所述集风盒的出风端开设有多个出口,每个所述出口均配置有一导风道,所述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集风盒后经由所述出口被分配至多个所述导风道,再经所述导风道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道为矩形风道,分散布设于所述集风盒,用于引导从所述集风盒流出的气流流向空调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盒开设有三个所述出口,三个所述出口处分别配置有左导风道、中导风道和右导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左导风道、中导风道和右导风道分别开设有左出风口、中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左出风口、中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分别与空调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导风道、中导风道、右导风道的通风量比例为 1:1.5-2.5:1。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盒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以除去空气中的灰尘。
进一步地,所述集风盒和导风盒之间通道上还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流经所述自然通风系统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为过滤网,所述集风盒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网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
一种双层客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自然通风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自然通风系统,使用时,能够增加进风口的有效面积,提高进风量;与车外的新鲜空气不断进行交换,通过集风盒对进入车室的新风量进行分配,改善通风系统中的风量流动,减少能量损失,调节车厢内空气的清洁度、温度、湿度,从而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暖风系统及供暖方法
- 下一篇: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