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水应急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11263.6 申请日: 2018-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8910986A 公开(公告)日: 2018-11-30
发明(设计)人: 宁建胜;周波;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合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1/00 分类号: C02F1/00;C02F1/50;C02F1/52;C02F1/56;C02F1/5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药桶 自吸 进水管道 河道水 搅拌杆 提升泵 出水调节阀门 出水管道 应急处理 过滤头 水枪头 发电机组 进水管道入口 应急处理装置 搅拌机 城市河道 动力系统 管道系统 搅拌叶轮 景观水体 溶药加药 应急处置 出口端 出水管 加药口 入口处 湖泊 供电 驱动 延伸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水应急处理装置,包括溶药加药系统,其具有溶药桶,溶药桶具有加药口,溶药桶上设置延伸至溶药桶内的搅拌杆,搅拌杆由搅拌机驱动,搅拌杆上设置搅拌叶轮;动力系统,其具有发电机组及自吸提升泵,发电机组用于给装置供电;管道系统,其具有自吸过滤头、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出水调节阀门和水枪头,进水管道入口端设置在溶药桶内,且进水管道入口处设置自吸过滤头,进水管道出口端接于自吸提升泵,出水管道接于自吸提升泵,出水调节阀门和水枪头设置在出水管道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五种河道水应急处理方法。当城市河道、湖泊或景观水体产突发情况时,可作为临时应急处置的方法及装置,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水应急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防洪排涝,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景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方面的功能。同时,河道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纳污能力。然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部分城市河道水体污染严重,破坏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不仅会破坏水体生态环境,还可能危害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对于城市重污染河道,水环境中容纳了大量污染物。

底泥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底泥对水环境的修复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河道长时间污染后,河道的有机负荷重,导致水体大量耗氧,水体中中下层溶解氧严重缺失,作为污染物的“汇”与“源”的底泥就会处于厌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发生反应产生氨气、硫化氢及甲烷等气体,附着在底泥的表层中,气体气泡密度小,随着产生的气体较多时,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底泥表层物质撕裂,随气泡一起上浮,在上浮过程中气泡由于气压作用撕裂,最终在水面形成了一块一块的黑色泥斑,发生此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河道的景观。

蓝藻大量出现时,附近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在鱼池池底富集,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现有的河道治理技术主要采用底泥清淤,沿河截污纳管,水生动植物恢复、曝气复氧等长时间、综合性的措施治理,虽然可以从某些层面上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然而工程过于庞大、治理时间周期长;但由于天气原因如气温突然升高或河道周边突发排污情况、河道可能会发生如蓝绿藻爆发、底泥上翻、水体混浊及水质(氨氮、总磷等)异常超标等突发情况时,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及水体景观,还会经常引起居民投诉,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现有的处理设备存在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应急处理不及时或根本没有办法作应急处理、固定投资大及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河道水应急处理装置,对恶性突发性河道水体污染事件进行应急、方便、及时、快捷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水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溶药加药系统,其具有溶药桶,溶药桶具有加药口,溶药桶上设置延伸至溶药桶内的搅拌杆,搅拌杆由搅拌机驱动,搅拌杆上设置搅拌叶轮;

动力系统,其具有发电机组及自吸提升泵,发电机组用于给装置供电;

管道系统,其具有自吸过滤头、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出水调节阀门和水枪头,进水管道入口端设置在溶药桶内,且进水管道入口处设置自吸过滤头,进水管道出口端接于自吸提升泵,出水管道接于自吸提升泵,出水调节阀门和水枪头设置在出水管道上。

进一步:装置集成为集装箱式或者车载式结构。

另外,一种河道水应急处理方法,其使用如上所述的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合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合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