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1276.3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贺伟;姜荣镇;蒲曾坤;陈鲁琦;李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91;G01S13/89;H01Q15/14;H01Q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1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雷达 成像 天线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涉及雷达探测领域。该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包括伺服转台、收发前端、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发射馈源组件和接收馈源组件;支撑装置与伺服转台转动连接,第一反射面与发射馈源组件形成发射天线,第二反射面与接收馈源组件形成接收天线,发射馈源组件和接收馈源组件分别与收发前端连接。本发明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能够实现高频段、高分辨率,从而可实现对碎片小目标的探测,可用于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
背景技术
机场跑道入侵异物(Foreign Object Debris,FOD)对航班安全有重大威胁。航空器对于FOD来说相当脆弱,一只飞鸟或一小块塑料布吸入发动机可能引起空停,一个小螺钉或金属片甚至尖锐石子都可能扎伤轮胎引起爆破,产生的轮胎碎片可能打伤飞机机体或重要部件,如液压管、油箱。从2000年法国协和号空难事故后,多方研究机构与公司都在致力于FOD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的开发,用于防止机场跑道外来异物撞击飞机而因此造成的飞机轮胎受损或者发动机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机场跑道关闭或航班晚点等额外的经济损失。FOD探测系统的性能对航班起降安全的保障有重要的作用。
雷达探测方法是机场异物检测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雷达探测方法均存在分辨率低的缺陷,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许多的虚警,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其能够实现很高的分辨率,从而可实现对碎片小目标的探测,可用于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包括伺服转台、收发前端、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发射馈源组件和接收馈源组件;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伺服转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发射馈源组件形成发射天线,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接收馈源组件形成接收天线,所述发射馈源组件和所述接收馈源组件分别与所述收发前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装置相对伺服转台转动,带动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发射馈源组件和接收馈源组件转动,第一反射面与发射馈源组件形成发射天线,用于进行方位扫描,第二反射面与所述接收馈源组件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扫描到的异物信息,发射馈源组件和接收馈源组件分别与收发前端连接,接收馈源组件接收到的异物信息通过收发前端进行传递,以便对检测信息的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为收发共用雷达天线,可实现很高的分辨率,从而可实现对碎片小目标的探测,并且具有质量轻,结构简单的特点,便于使用,可用于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第一反射面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第一反射面的背面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发射馈源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发射馈源的立体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反射面雷达成像天线的发射弯波导的立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