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2177.7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彦楠;傅婧;梁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27 | 分类号: | H04W76/27;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状态 转换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从连接态的节能模式转换至非连接态的节能模式;
其中,所述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位于激活区域内;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的终端能力支持非连接态节能;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网络节点具备非连接态的节能能力;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保存有非连接态的节能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区域为网络节点配置的区域,或者默认的所述终端所在小区的整个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区域为网络节点配置的区域时,是由终端通过显式RRC信令获取的,或者通过系统广播读取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换方法还包括:
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从连接态的节能模式转换至非连接态的正常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未位于激活区域内;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的终端能力不支持非连接态节能;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网络节点不具备非连接态的节能能力;
所述终端在连接态的节能模式工作且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超时,并且所述终端未保存有非连接态的节能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由网络节点显式或隐式配置;或者
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由协议约定一个固定的定时器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由网络节点显式或隐式配置包括:
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由网络节点显式一个定时器时间长度;或者
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由网络节点配置一个缩放因子,终端根据已有的定时器取值长度与所述缩放因子,得到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的启动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进入连接态的节能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有多个节能模式,且进入连接态节能模式效率最高的节能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态状态转换定时器的终止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监听到针对所述终端、或者针对所述终端所在分组的所有终端、或者所述终端所在小区或激活区域内的所有终端的节能信号;或者
所述终端检测到存在待发送的上行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信号指示终端进入连接态正常模式,开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正常监听,及后续收发数据;或者
指示终端进入其他节能模式,继续监听进入的其他节能模式下的节能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检测到存在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时,所述终端进入连接态的正常模式;并且
当有足够的上行资源时,使用网络节点给所述终端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上行数据;或者当没有足够的上行资源时,向网络节点发送资源请求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1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联网中直通链路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