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田灌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449.3 | 申请日: | 201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静;张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静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阀 输送管道 水肥 水稻田 灌溉控制装置 制备设备 灌溉系统 水位 灌溉 农业机械领域 灌溉水稻田 控制阀连接 底部连接 高低适应 工作效率 开度 制备 自动化 田间 供水 水稻 补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田灌溉系统,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上述系统包括水肥制备设备、灌溉控制装置和输送管道。水肥制备设备主要用于制备水肥来灌溉水稻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水肥制备设备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向水稻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能够控制输送管道的流量;灌溉控制装置与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控制阀的开度。灌溉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水稻田中水位的高低适应性地调整控制阀的开关,以便于当田间水位过低时及时开启控制阀补充水分,当灌溉至适宜的水位及时关闭控制阀停止供水,确保为水稻田提供适宜的水量。上述系统不仅使得水和肥能够同时灌溉,还使得提高了灌溉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稻田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水稻田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量的要求不同,为了使得水稻正常生长,应当使得水稻田中保持一定的水量,并且需要定期施加肥料;传统农业中,一般是人工分别进行灌溉和施肥。这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人力成本比较高。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灌溉的水稻田灌溉系统,这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田灌溉系统,其能够对水稻田进行灌溉并同时施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稻田灌溉系统,包括水肥制备设备、灌溉控制装置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肥制备设备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向水稻田;
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输送管道的流量;所述灌溉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度;
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整体为管状,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阀芯为板状,并与所述挡板滑动配合;所述阀芯具有将所述通孔打开的第一位置,以及将所述通孔封堵的第二位置;
所述阀芯的下端还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阀体的下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安装孔密封滑动配合;
所述灌溉控制装置包括水位测量筒、浮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支撑架;
所述水位测量筒用于设置在水稻田的土壤中;所述浮动件设置在所述水位测量筒中,并与所述水位测量筒的内壁间隙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浮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撑架铰接形成杠杆结构,所述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浮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杆上下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凸部或所述第二凸部驱动第二连杆转动。
进一步,
所述水位测量筒的筒壁上部设置有上进水孔,下部设置有下进水孔;所述上进水孔垂直于筒壁延伸,所述下进水孔斜向上延伸;所述水位测量筒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进水孔,所述上进水孔、下进水孔和所述底部进水孔均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
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拨叉,所述拨叉包括两个条形板,两个所述条形板相对间隔设置形成条形槽,所述条形槽沿所述第二连杆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条形槽中,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部和两个第二凸部,两个第一凸部分别用于与两个条形板的上部配合,两个第二凸部分别用于与两个条形板的下部配合;
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静,未经李文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