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488.3 | 申请日: | 201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C07D519/00;C07D493/0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青岛路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吩嗪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 发光层材料 有机材料 热激活 荧光 延迟 | ||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通式(Ⅰ)或(II)所示的结构。该类化合物是一类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适合作为发光层材料应用于OLED、OFT、OPV、QLED等技术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柯达公司C.W.Tang等人首次报道通过真空热蒸镀方法制备出以Alq3为发光材料的双层器件结构以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就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机、S6等都是OLED手机。2017年,苹果公司也已经采用OLED显示屏配置在其手机上。
有机电致发光可以分为荧光和磷光电致发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即单重态激子仅占“电子-空穴对”的25%。因此,来自于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的荧光就只占到总输入能量的25%,而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就可以通过重金属效应而利用到全部激子的能量,因而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现在的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大多数采用主客体结构,即将磷光发光材料以一定的浓度掺杂到主体材料中,以避免三重态-三重态的湮灭,以提高磷光发光效率。
自2009年来,由Adachi组(A.Endo,M.Ogasawara,A.Takahashi,D.Yokoyama,Y.Kato,C.Adachi,Adv.Mater.2009,21,4802)提出的新型热延迟荧光材料,即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材料,因其在热激发下能利用三线态激子的反向间隙窜越,从而获得100%单线态激子,避免使用昂贵的重金属配合物,且器件效率可与磷光器件相媲美。自此,荧光材料又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但是,申请人发现,此类基于TADF效应的材料及其OLED器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材料的种类比较有限,器件的稳定性有待于提高。例如,为了达到ΔEST(单线态与三线态能级差)<0.3eV的目的,很多TADF材料设计上就需要将HOMO-LUMO轨道完全分离,从而导致降低TADF材料的光辐射跃迁速率,降低了材料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及其应用,该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是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有机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5,10-二氢吩嗪的化合物,其具有通式(Ⅰ)或(II)所示的结构:
其中,
n选自0、1或2;
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基;
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基;
A为吸电子有机官能团。
可选地,A具有通式(III)或(IV)所示的结构:
其中,
X1、X2各自独立地为S或O;
R4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基、氨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