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器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575.9 | 申请日: | 201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尚珍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卡扣 器皿 食用菌 器皿本体 固定板 下卡扣 壳体 固定的 滑杆 底部活动 横向固定 固定杆 活动杆 连接板 连接杆 伸缩杆 伸缩管 限位板 弹簧 滑槽 内腔 通口 开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卡扣,所述上卡扣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上卡扣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与上卡扣配合使用的下卡扣,所述下卡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本发明通过设置器皿本体、上卡扣、固定板、第一把手、下卡扣、壳体、滑杆、活动杆、固定杆、连接杆、伸缩杆、弹簧、连接板、滑槽、限位板、伸缩管、连接块、开口、通口和第二把手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器皿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问题,该食用菌器皿,具备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器皿。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食用菌产业发展至今,产业模式均以菌棒或菌床栽培采收后上市,这种模式使食用菌采收后到消费者手里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产品的新鲜度,为了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度,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家庭栽培的方式,现代家庭无法使用菌棒或菌床,可以使用到器皿对食用菌进行栽培,现有的食用菌器皿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容易掉落,给使用者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器皿,具备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器皿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卡扣,所述上卡扣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上卡扣右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与上卡扣配合使用的下卡扣,所述下卡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杆、连接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并套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活动杆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伸缩杆的左端套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左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块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穿过开口延伸至壳体的内腔并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通口,所述下卡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顶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防滑套,所述上卡扣的右侧与下卡扣的连接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滑杆的内壁接触,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板靠近伸缩管内壁的一侧与伸缩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伸缩管的右侧开设有与伸缩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通口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把手底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器皿本体、上卡扣、固定板、第一把手、下卡扣、壳体、滑杆、活动杆、固定杆、连接杆、伸缩杆、弹簧、连接板、滑槽、限位板、伸缩管、连接块、开口、通口和第二把手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器皿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问题,该食用菌器皿,具备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尚珍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尚珍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