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784.3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金栋;孙亮;辛业春;关山;王福旺;田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输电网 数据逻辑处理模块 电网监测 飞控系统 监测装置 热成像仪 集中器 物联网 监测 输电 数据转换模块 云端监控系统 多角度转动 光电吊舱 逻辑处理 数据传递 数据转换 通讯模块 云台驱动 热成像 时效性 云端 上传 采集 反馈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装置,包括电网监测组件、集中器、数据转换模块、数据逻辑处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云端监控系统,本发明利用电网监测组件监测获取配电网各个位置的电流数值大小、电压数值大小以及输电频率大小数值,同时经过数据转换后利用数据逻辑处理模块进行逻辑处理判断,最后上传至云端,同时利用云台驱动光电吊舱多角度转动,同时利用热成像仪采集输电网的热成像画面,同时将画面反馈给地面飞控系统,而地面飞控系统再将数据传递给集中器,此时利用热成像仪配合无人机可以大范围的实现输电网温度的监测,此时可以提高整体的监测范围以及提高数据的时效性,从而更容易应对实际的输电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采用闭环结构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开环运行一方面是为了限制短路故障电流,防止断路器超出遮断容量发生爆炸,另一方面是控制故障波及范围,避免故障停电范围扩大。
配电网具有电压等级多,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类型多样,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环境相对较差等特点,因此配电网的安全风险因素也相对较多。另外,由于配电网的功能是为各类用户提供电力能源,这就对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配电网监测多采用点监测模式,此时监测组件仅可以对大范围的配电网实现局部监测,尤其是配电网的工作温度监测很难满足实际的监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装置,包括电网监测组件、集中器、数据转换模块、数据逻辑处理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云端监控系统,其中电网监测组件的信号输出端接集中器的信号输入端,集中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数据转换模块的数据接入端,数据转换模块信号输出连接数据逻辑处理模块,数据逻辑处理模块信号输出连接通讯模块,通讯模块通过通讯网络与云端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网监测组件包括电流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输电频率监测模块以及输电线温度监测模块;
其中电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获取配电网各个位置的电流数值大小;
电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获取配电网各个位置的电压数值大小;
输电频率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获取配电网各个位置的输电频率大小数值;
输电线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获取配电网各个元器件的温度以及各个元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集中器,用于收集电流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输电频率监测模块以及输电线温度监测模块所获取的监测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集中器输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数据逻辑处理模块包括ARM模块和DSP模块,ARM模块和DSP模块用于对数据转换模块所输送来的数字信号进行逻辑运算以及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讯模块采用GPRS无线通讯模块或者3G通讯模块或4G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数据逻辑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对应的网络上传至云端监控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云端监控系统包括云端数据储存主机、云端数据显示大屏以及控制台;
云端数据储存主机用于储存数据、云端数据显示大屏用于集中显示数据,控制台则用于下发逻辑命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电线温度监测模块包括无人机系统以及任务载荷系统,其中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以及地面飞控系统,其中地面飞控系统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航线进行控制,同时也用于对无人机进行放飞以及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