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3412.2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玮;任翔;葛士斌;刘永;毕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26 | 分类号: | H04B7/0426;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有助于实现经非线性预编码后的信号的发送功率,符合系统对发送功率的设计限制要求。该方法包括:对N个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层的待发送信号进行搬移;N≥1,N是整数;对至少一个传输层的搬移后的待发送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其中,至少一个传输层的非线性预编码后的待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发送至少一个传输层的非线性预编码后的待发送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出现,给无线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在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上部署多根天线,MIMO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在分集场景下,MIMO技术可有效提升传输可靠性;在复用场景下,MIMO技术可以大大提升传输吞吐量。
MIMO系统通常使用预编码技术来改善信道,以提升空间复用(spatialmultiplexing)的效果。预编码技术使用与信道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来对空间复用的数据流(下文简称空间流)进行处理,借此来实现对信道的预编码,提升空间流的接收质量。
预编码技术可以分为线性预编码技术和非线性预编码技术。非线性预编码技术可以认为是在线性预编码技术的基础之上引入了非线性处理环节。在对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的过程中,信号的发送功率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实际发送功率超过系统允许的发送功率限制。对此,目前,还没有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有助于实现经非线性预编码后的信号的发送功率,符合系统对发送功率的设计限制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首先,对N个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层的待发送信号进行搬移;N≥1,N是整数。然后,对该至少一个传输层的搬移后的待发送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该至少一个传输层的非线性预编码后的待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接着,发送该至少一个传输层的非线性预编码后的待发送信号。该技术方案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发送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
其中,N个传输层可以是同一接收端设备的N个传输层。至少一个传输层可以是N个传输层中的部分或全部传输层。
其中,至少一个传输层的待发送信号,是至少一个传输层的经码字到层映射的信号。
其中,对待发送信号进行搬移,是指对待发送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每个)符号的实部和/或虚部进行平移。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定义的如通过协议预定的允许发送端设备发送信号所使用的最大功率(或者系统允许的发送功率)。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之前,对该待发送信号进行搬移,从而将非线性预编码之后得到的信号的发送功率限制在预设阈值之内,这样有助于实现待发送信号在经过非线性预编码后的发送功率,符合系统对发送功率的设计限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至少一个传输层包括第n个传输层,1≤n≤N,n是整数;对N个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层的待发送信号进行搬移,包括:根据公式t(n)(i)=x(n)(i)+a(n)(i),对第n个传输层的待发送信号中的第i个符号进行搬移;其中,t(n)(i)是搬移后的第i个符号,x(n)(i)是搬移前的第i个符号,a(n)(i)是x(n)(i)的搬移值;i≥1,i是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