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463.5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郭玉;杨倩;马海瑛;彭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昱;李建新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模式 气流驱动 吸附单元 吸附模块 吸附 净化处理装置 光催化模块 控制模块 加热部件 加热 分解 光催化分解 模块运行 驱动气流 地被 去除 释放 上游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单元和加热部件;气流驱动模块,沿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的上游或下游用于驱动气流流动;光催化模块,其沿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的下游,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并光催化分解VOC;控制模块,其与气流驱动模块和加热部件相连,用于控制气流速度和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该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其组合,在吸附工作模式下,使吸附模块和气流驱动模块运行,在分解工作模式下,使光催化模块、气流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运行并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气流速度和/或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使得由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全部或部分地被光催化模块吸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去除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方法来去除例如甲醛、甲苯等各类VOC,其基本原理通常是采用反应、吸附或光催化方式。然而,这些现有处理方式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基于反应原理来去除甲醛的方式,虽然可以快速去除掉甲醛,但是必然将会产生新的有机物。也就是说,采用以上反应方式不但无法去除甲醛类以外的苯类等其它有机物,而且甚至会加重有机物污染。此外,当逐渐消耗掉反应物质后,以上方式最终将丧失去除甲醛的功能。
又比如,虽然吸附方式能够同时清除醛、苯等各类有机物,但是吸附处理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其不仅与处理前后的VOC浓度差以及温度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而且在温度升高时有可能会将已吸附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来,从而无法将它们彻底吸附去除掉有害物质。
再如,虽然光催化模式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将VOC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彻底清除这些有害物质,然而分解速度缓慢是采用光催化方式的最大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和方法,从而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包括以上所提及的这些问题在内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吸附模块和气流驱动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包括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的吸附单元和用于加热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部件,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上游或下游用于驱动气流流动,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光催化模块,其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下游,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并且光催化分解VOC;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加热部件相连,用于控制气流速度和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并且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其组合,在所述吸附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气流驱动模块运行,在所述分解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光催化模块、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运行,并且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来控制所述气流速度和/或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使得由所述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全部或部分地被所述光催化模块吸附。
在根据本发明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所述吸附单元的温度T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第一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入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1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第二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出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2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在根据本发明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