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467.3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伟;朱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高慧娟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 设施化栽培 小拱棚 食用菌栽培技术 受外界环境 菌丝 营养基质 出菇率 采收 出菇 大棚 菇棚 管护 畦床 播种 整齐 建造 生长 补充 | ||
1.一种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菇棚:选择土壤疏松的种植地搭建大棚,并覆盖一层塑料膜及遮阴网至棚底,棚内每隔一米安装一组雾化喷头;
S2、畦床建造:每棚播撒生石灰50~70kg/亩,深耕20~40cm,作畦,畦宽100~150cm、畦长40m,畦间留排水沟;
S3、播种:在环境最高温度18~20℃,土壤湿度50~70%时,把羊肚菌菌种掰成核桃大小,每棚菌种量为250~300kg;
S4、搭建小拱棚:搭建圆弧状的小拱棚,并覆盖一层薄膜,周边用透明胶或是细绳固定;
S5、补充营养基质:每畦每隔1m摆放3包营养袋,呈“品”字形;
S6、菌丝管护:菌丝生长期间棚温保持在20~28℃,空气湿度为75%~85%;
S7、催菇:当菌丝串至营养袋内,地温达到8~12℃时,补充水分进行催菇;
S8、育菇、采收:当土壤中出现白色小点,加大土壤与空气湿度、氧气量,勤通风换气,过3~5d形成幼小的菇蕾时,撤掉黑膜,直到子实体的菌盖长至5~7cm左右时,即可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薄膜为黑地膜、银黑地膜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薄膜为黑地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畦上每隔一米用两根拱架弯成圆弧状,交叉搭成高度为50~60cm小拱棚,所述拱架选自竹条、硬塑料条或金属管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营养袋摆放时期为菌霜期或菌霜退后。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营养袋的制作方法为:每100质量份营养料包含玉米芯30~50份、谷壳15~35份、小麦18~28份、生石灰0.5~1.5份、石膏0.5~1.5份、腐殖土5~15份,混合后调含水量为55%,拌匀后装入14*28cm的菌袋,扎口后灭菌,冷却后摆放备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100质量份营养料包含玉米芯40份、谷壳25份、小麦23份、生石灰1份、石膏1份、腐殖土10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午关棚,傍晚开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可通过排水沟内引水、雾化喷头喷水等方式补充水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种植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稳定,土质为砂质土壤,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4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