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线莲培养基及金线莲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5260.X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连建枝;叶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36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线莲 培养基 种胚 维生素 活性炭 成熟果实 萌发培养 杀菌处理 生根培养 生根壮苗 蛋白胨 番薯泥 甘氨酸 萌发率 苹果泥 香蕉泥 椰子汁 原球茎 壮苗 白糖 肌醇 琼脂 竖直 烟酸 培育 生根 野外 转入 分化 收获 | ||
1.一种金线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KNO3 1120-1140mg/L、NH4NO3 770-790mg/L、KH2PO4 95-97mg/L、MgSO4.7H2O,370-390mg/L、CaCl2.2H2O 185-195mg/L、Ca(NO3)2 65-75mg/L、KI 0.25-0.35mg/L、H3BO3 2.5-2.9mg/L、MnSO4.4H2O 10-12mg/L、ZnSO4.7H2O 8-10mg/L、Na2MoO4.2H2O 1.3-1.5mg/L、CuSO4.5H2O 0.016-0.02mg/L、CoCL2.6H2O 0.014-0.016mg/L、Na2EDTA 35-45mg/L、FeSO4.7H2O 28-30mg/L、肌醇135-145mg/L、甘氨酸2.2-2.6mg/L、维生素B1 0.4-0.6mg/L、烟酸0.35-0.45mg/L、维生素B6 0.15-0.25mg/L、活性炭1.4-1.6mg/L、蛋白胨1790-1810mg/L、白糖19000-21000mg/L、香蕉泥15000-17000mg/L、琼脂9000-11000mg/L、椰子汁39000-41000mg/L、苹果泥31000-33000mg/L、番薯泥27000-29000mg/L和水,PH为5.2-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线莲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KNO3 1130mg/L、NH4NO3780mg/L、KH2PO4 96mg/L、MgSO4.7H2O,380mg/L、CaCl2.2H2O 190mg/L、Ca(NO3)2 70mg/L、KI0.3mg/L、H3BO3 2.7mg/L、MnSO4.4H2O 11mg/L、ZnSO4.7H2O 9mg/L、Na2MoO4.2H2O 1.4mg/L、CuSO4.5H2O 0.018mg/L、CoCL2.6H2O 0.015mg/L、Na2EDTA 40mg/L、FeSO4.7H2O 29mg/L、肌醇140mg/L、甘氨酸2.4mg/L、维生素B1 0.5mg/L、烟酸0.4mg/L、维生素B60.2mg/L、活性炭1.5mg/L、蛋白胨1800mg/L、白糖20000mg/L、香蕉泥16000mg/L、琼脂10000mg/L、椰子汁40000mg/L、苹果泥32000mg/L、番薯泥28000mg/L和水,PH为5.3。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的金线莲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野外采集的金线莲植株引种在人工大棚中,在金线莲植株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待果实成熟进行收获;
(2)将受过的果实清洗干净后,进行表皮杀菌处理,获取果实的种胚,将种胚均匀播种在萌发培养基中,在温度24-28℃、光照强度800-1600Lux条件下培养23-24天,每天12小时的光照时间,得到原球茎;萌发培养基包括KNO3 1120-1140mg/L、NH4NO3 770-790mg/L、KH2PO4 95-97mg/L、MgSO4.7H2O,370-390mg/L、CaCl2.2H2O 185-195mg/L、Ca(NO3)2 65-75mg/L、KI 0.25-0.35mg/L、H3BO3 2.5-2.9mg/L、MnSO4.4H2O 10-12mg/L、ZnSO4.7H2O 8-10mg/L、Na2MoO4.2H2O 1.3-1.5mg/L、CuSO4.5H2O 0.016-0.02mg/L、CoCL2.6H2O 0.014-0.016mg/L、Na2EDTA 35-45mg/L、FeSO4.7H2O 28-30mg/L、肌醇135-145mg/L、甘氨酸2.2-2.6mg/L、维生素B1 0.4-0.6mg/L、烟酸0.35-0.45mg/L、维生素B60.15-0.25mg/L、活性炭1.4-1.6mg/L、蛋白胨1790-1810mg/L、白糖19000-21000mg/L、香蕉泥15000-17000mg/L、琼脂9000-11000mg/L、椰子汁39000-41000mg/L、苹果泥31000-33000mg/L、番薯泥27000-29000mg/L和水,PH为5.2-5.4;
(3)将原球茎转入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芽苗;
(4)将芽苗转入到增壮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壮苗;
(5)将壮苗转入到生根装置中进行生根培养;
所述生根装置包括多个呈条状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生根盒单体;所述生根盒单体包括盛装生根培养基的生根培养盒层,处于生根培养盒层上方供壮苗向上生长的生长盒层,和处于生根培养盒层下方的施水盒层;所述生根培养盒层配设有对生根培养盒层进行通风的第一右侧通风机构和第一左侧通风机构,所述生长盒层配设有对生长盒层进行通风的第二右侧通风机构和第二左侧通风机构,所述施水盒层配设有对施水盒层进行施水的施水机构,所述第一右侧通风机构、第一左侧通风机构、第二右侧通风机构、第二左侧通风机构和施水机构配设有总控制器;所述生根培养盒层包括第一盒体,和多个盛装于第一盒体内并沿第一盒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生根培养载体;所述生长盒层包括第二盒体;所述施水盒层包括第三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右侧通风机构的第一右通风端侧壁,和朝向所述第一左侧通风机构的第一左通风端侧壁;所述第二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右侧通风机构的第一右通风端侧壁,朝向所述第二左侧通风机构的第一左通风端侧壁,处于上方的第一顶壁,和处于下方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水平设置;所述第三盒体具有朝向所述施水机构的第一右端侧壁,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左端侧壁,处于上方的第二顶壁,处于下方的第二底壁,以及处于第二顶壁和第二底壁之间的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所述第三盒体分割成处于上方的上盛装部和处于下方的下盛装部;所述第一右通风端侧壁、第一右通风端侧壁和第一右端侧壁相对应,所述第一左通风端侧壁、第一左通风端侧壁和第一左端侧壁相对应;所述第一顶壁形成有多个与各所述生根培养载体一一对应的盒盖;
所述生根培养载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壁的下表面平行连接的环形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的上表面平行连接的环形底壁,连接于环形顶壁和环形底壁外边缘之间的圆筒侧壁,以及填充于环形顶壁和环形底壁之间的透气吸水填充块;所述环形顶壁具有容置培养基盛装袋上端的上端通孔,所述环形底壁具有与所述上端通孔相对应并容置培养基盛装袋下端的下端通孔;所述透气吸水填充块处于所述环形顶壁、环形底壁和培养基盛装袋围成的环形区域内;所述环形底壁形成有多个上下通透的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顶壁形成有多个与各所述第一透水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所述圆筒侧壁形成有多个水平方向通透的第三透水孔;
所述第一底壁形成有与所述上端通孔相对应并供培养基盛装袋向下放入的放置通口;
所述第一右通风端侧壁形成有第一右通风口,所述第一左通风端侧壁形成有第一左通风口,所述第一右通风端侧壁形成有第二右通风口,所述第一左通风端侧壁形成有第二左通风口,所述第一右端侧壁形成有处于所述水平隔板下方的进水口和处于水平隔板上方的出水口;
所述第二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右端侧壁相对应的第一右对应端,和与所述第一左端侧壁相对应的第一左对应端;所述水平隔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右端侧壁相对应的第二右对应端,和与所述第一左端侧壁相对应的第二左对应端;所述第二底壁由所述第一右对应端至第一左对应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水平隔板由所述第二右对应端至第二左对应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水平隔板的第二左对应端处形成有通水口;所述第二底壁的第一左对应端处形成有排水口;
所述第一右侧通风机构包括第一右通风盒体、对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右加热机构、对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一右制冷机构、对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第一右加湿机构、对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湿的第一右吸湿机构、检测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温度的第一右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湿度的第一右湿度检测部件、对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搅拌的第一右空气混合机构、和将空气带入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右抽风机构;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右通风口的第一右出气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右进气端;
所述第一右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右电加热元件,和对第一右电加热元件进行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加热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右电加热元件包括多层垂直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的第一右加热透气金属网,所述第一右电加热元件将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分隔成与所述第一右进气端相对应的第一右进风腔室和与所述第一右出气端相对应的第一右出风腔室;
所述第一右制冷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一右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与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与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一右副冷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主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右副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副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右主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一右主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右主冷气连接管上;所述第一右副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右副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一右副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右副冷气连接管上;
所述第一右加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右进风腔室内的第一右水雾喷淋头,处于第一右通风盒体外并与第一右水雾喷淋头连通的第一右水雾动力水泵,以及控制第一右水雾动力水泵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水雾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右吸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一右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与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与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一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主吸湿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副吸湿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右主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一右主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右主吸湿连接管上;所述第一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右副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一右副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右副吸湿连接管上;
所述第一右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一右湿度检测部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右出气端处,所述第一右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一右湿度检测部件均与所述总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或有线信号传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右空气混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右进风腔室内的第一右混合搅拌叶片,和驱动第一右混合搅拌叶片转动的第一右混合搅拌传动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外驱动第一右混合搅拌传动杆转动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右混合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右混合搅拌传动杆与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右抽风机构为向所述第一右通风盒体内吹风的风机,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右进气端;所述第一右出气端通过第一右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一右通风口连接;
所述第一左侧通风机构包括第一左通风盒体、对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一左加热机构、对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一左制冷机构、对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第一左加湿机构、对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湿的第一左吸湿机构、检测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温度的第一左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湿度的第一左湿度检测部件、对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搅拌的第一左空气混合机构、和将空气带入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左抽风机构;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左通风口的第一左出气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左进气端;
所述第一左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左电加热元件,和对第一左电加热元件进行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加热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左电加热元件包括多层垂直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的第一左加热透气金属网,所述第一左电加热元件将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分隔成与所述第一左进气端相对应的第一左进风腔室和与所述第一左出气端相对应的第一左出风腔室;
所述第一左制冷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一左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与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与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一左副冷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主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左副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副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左主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一左主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左主冷气连接管上;所述第一左副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左副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一左副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左副冷气连接管上;
所述第一左加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左进风腔室内的第一左水雾喷淋头,处于第一左通风盒体外并与第一左水雾喷淋头连通的第一左水雾动力水泵,以及控制第一左水雾动力水泵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水雾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左吸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一左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与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与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一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主吸湿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副吸湿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左主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一左主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左主吸湿连接管上;所述第一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一左副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一左副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左副吸湿连接管上;
所述第一左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一左湿度检测部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一左出气端处,所述第一左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一左湿度检测部件均与所述总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或有线信号传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左空气混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左进风腔室内的第一左混合搅拌叶片,和驱动第一左混合搅拌叶片转动的第一左混合搅拌传动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外驱动第一左混合搅拌传动杆转动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一左混合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左混合搅拌传动杆与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左抽风机构为向所述第一左通风盒体内吹风的风机,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左进气端;所述第一左出气端通过第一左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一左通风口连接;
所述第二右侧通风机构包括第二右通风盒体、对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右加热机构、对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二右制冷机构、对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第二右加湿机构、对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湿的第二右吸湿机构、检测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温度的第二右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湿度的第二右湿度检测部件、对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搅拌的第二右空气混合机构、和将空气带入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右抽风机构;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右通风口的第二右出气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右进气端;
所述第二右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右电加热元件,和对第二右电加热元件进行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加热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右电加热元件包括多层垂直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的第二右加热透气金属网,所述第二右电加热元件将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分隔成与所述第二右进气端相对应的第二右进风腔室和与所述第二右出气端相对应的第二右出风腔室;
所述第二右制冷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二右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与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与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二右副冷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主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二右副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副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右主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二右主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右主冷气连接管上;所述第二右副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右副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二右副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右副冷气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右加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右进风腔室内的第二右水雾喷淋头,处于第二右通风盒体外并与第二右水雾喷淋头连通的第二右水雾动力水泵,以及控制第二右水雾动力水泵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水雾控制开关;
所述第二右吸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二右进风腔室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与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与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主吸湿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二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副吸湿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右主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二右主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右主吸湿连接管上;所述第二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右副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二右副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右副吸湿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右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二右湿度检测部件均设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右出气端处,所述第二右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二右湿度检测部件均与所述总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或有线信号传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右空气混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右进风腔室内的第二右混合搅拌叶片,和驱动第二右混合搅拌叶片转动的第二右混合搅拌传动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外驱动第二右混合搅拌传动杆转动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右混合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右混合搅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右抽风机构为向所述第二右通风盒体内吹风的风机,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右进气端;所述第二右出气端通过第二右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右通风口连接;
所述第二左侧通风机构包括第二左通风盒体、对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第二左加热机构、对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二左制冷机构、对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第二左加湿机构、对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湿的第二左吸湿机构、检测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温度的第二左温度检测部件、检测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湿度的第二左湿度检测部件、对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空气进行搅拌的第二左空气混合机构、和将空气带入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左抽风机构;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左通风口的第二左出气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左进气端;
所述第二左加热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左电加热元件,和对第二左电加热元件进行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加热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左电加热元件包括多层垂直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的第二左加热透气金属网,所述第二左电加热元件将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分隔成与所述第二左进气端相对应的第二左进风腔室和与所述第二左出气端相对应的第二左出风腔室;
所述第二左制冷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二左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与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与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冷却压缩空气的第二左副冷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主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二左副冷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副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左主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二左主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左主冷气连接管上;所述第二左副冷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左副冷气连接管,所述第二左副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左副冷气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左加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左进风腔室内的第二左水雾喷淋头,处于第二左通风盒体外并与第二左水雾喷淋头连通的第二左水雾动力水泵,以及控制第二左水雾动力水泵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水雾控制开关;
所述第二左吸湿机构包括处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外并与所述第二左进风腔室连通的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与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与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并盛装去水压缩空气的第二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控制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主吸湿控制开关,以及控制第二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开关并受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副吸湿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左主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二左主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左主吸湿连接管上;所述第二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具有与所述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连通的第二左副吸湿连接管,所述第二左副吸湿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左副吸湿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左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二左湿度检测部件均设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内的第二左出气端处,所述第二左温度检测部件和第二左湿度检测部件均与所述总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或有线信号传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左空气混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左进风腔室内的第二左混合搅拌叶片,和驱动第二左混合搅拌叶片转动的第二左混合搅拌传动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外驱动第二左混合搅拌传动杆转动并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的第二左混合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左混合搅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左抽风机构为向所述第二左通风盒体内吹风的风机,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左进气端;所述第二左出气端通过第二左通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右通风口连接;
所述施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右端侧壁相对应的施水盒体,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和施水盒体之间的施水连通管,连接于出水口和施水盒体之间的回流橡胶管,调节施水盒层内水位的水位调节机构,以及连接于施水连通管和施水盒体之间的施水水泵;所述施水水泵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
所述水位调节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竖向调节杆,沿竖向调节杆上下升降的竖向滑动块,和驱动竖向滑动块进行升降的升降动力机构;所述竖向调节杆形成有上下延伸并供竖向滑动块滑动的竖向条形通口,所述竖向滑动块形成有与所述竖向条形通口的侧边相对应的限位凸块,所述竖向条形通口的侧边形成有供所述限位凸块匹配滑动的限位凹槽;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包括沿所述竖向条形通口延伸的升降驱动螺杆,和与所述竖向调节杆连接并对升降驱动螺杆进行转动驱动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受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所述竖向滑动块形成有与所述升降驱动螺杆相配合的螺孔,所述竖向滑动块形成有与所述螺孔相垂直错开并供所述回流橡胶管穿过的承载通孔;
在进行生根操作过程中,首先在总控制器中设定生根培养基和壮苗所处空气未来生长相应时间段所需的预设温度和湿度数值;使培养基盛装袋形成多个透水孔,在生根培养基中安装生根培养基湿度检测部件来检测生根培养基中的湿度,在生根培养基中安装生根培养基温度检测部件来检测生根培养基中的温度,在第二盒体中安装壮苗湿度检测部件来检测壮苗所处空气中的湿度,在第二盒体中安装壮苗温度检测部件来检测壮苗所处空气中的温度,并将各湿度和温度信号传递给总控制器与预设温度和湿度数值进行比较;通过打开各盒盖将各含有壮苗的培养基盛装袋一一对应放入各生根培养载体内,然后关闭各盒盖;当需要对培养基盛装袋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补水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施水水泵将施水盒体中的水通过施水连通管输送到下盛装部中,水沿着倾斜的第二底壁向下流动并通过通水口逐渐渐入到上盛装部中,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升降驱动螺杆朝相应方向转动并带动竖向滑动块进行上升动作,竖向滑动块带动回流橡胶管与竖向滑动块接触的部位进行相应的上升动作,直到上盛装部装满,上盛装部中的水透过第二透水孔和第一透水孔而与透气吸水填充块接触,透气吸水填充块中的水会通过培养基盛装袋的透水孔逐渐渗入到培养基盛装袋的生根培养基中对生根培养基进行补水;
当生根培养基湿度检测部件检测生根培养基中的水分满足要求或过多时,通过总控制器关闭施水水泵,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升降驱动螺杆朝相应方向转动并带动竖向滑动块进行下降动作,竖向滑动块带动回流橡胶管与竖向滑动块接触的部位进行相应的下降动作,上盛装部中的水通过回流橡胶管加快回流到施水盒体中,直到上盛装部的水与透气吸水填充块分离,使透气吸水填充块中的水逐渐回流到上盛装部中,生根培养基中的水也会逐渐回流进入透气吸水填充块中;
对壮苗或壮苗根部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当需要对生根培养基进行通风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抽风机构和第一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外界空气经第一右通风管道由第一右通风口进入到第一盒体中,外界空气透过各透气吸水填充块和透水孔而进入到生根培养基中,然后空气从第一左通风口流出,外界空气经第一左通风管道由第一左通风口进入到第左盒体中,外界空气透过各透气吸水填充块和透水孔而进入到生根培养基中,然后空气从第一右通风口流出,对生根培养基形成双向交替式的持续通风;当生根培养基的温度过低或需要更高温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一右抽风机构和第一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加热控制开关使第一右电加热元件通电发热,对第一右通风盒体中通过第一右加热透气金属网的外界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加热控制开关使第一左电加热元件通电发热,对第一左通风盒体中通过第一左加热透气金属网的外界空气进行加热形成双向交替热空气,使通入第一盒体中的热空气对生根培养基进行更高温度的通风;当生根培养基的温度过高或需要更低温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一右抽风机构和第一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主控制开关将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温度的空气经第一右主冷气连接管由第一右冷却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一右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右进风腔室中更低温度的空气与第一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冷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主控制开关将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温度的空气经第一左主冷气连接管由第一左冷却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一左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左进风腔室中更低温度的空气与第一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冷空气,使通入第一盒体中的冷空气对生根培养基进行更低温度的通风;当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中的冷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副控制开关将第一右副冷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一右副冷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一右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温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一右主冷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中的冷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副控制开关将第一左副冷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一左副冷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一左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温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一左主冷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生根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少或需要更高湿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一右抽风机构和第一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水雾控制开关开启第一右水雾动力水泵,从水源处抽水并通过第一右水雾喷淋头向第一右进风腔室中喷水雾,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右进风腔室中的水雾与第一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加湿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水雾控制开关开启第一左水雾动力水泵,从水源处抽水并通过第一左水雾喷淋头向第一左进风腔室中喷水雾,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左进风腔室中的水雾与第一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加湿空气,使通入第一盒体中的加湿空气对生根培养基进行更高湿度的通风;当生根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多或需要更低湿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一右抽风机构和第一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主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湿度的空气经第一右主吸湿连接管由第一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一右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右进风腔室中更低湿度的空气与第一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干燥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主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湿度的空气经第一左主吸湿连接管由第一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一左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一左进风腔室中更低湿度的空气与第一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干燥空气,使通入第一盒体中的干燥空气对生根培养基进行更低湿度的通风;当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中的去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右副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一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一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一右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湿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一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中的去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一左副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一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一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一左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湿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一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
对壮苗上部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当需要对第二盒体中壮苗上部所处空气进行通风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抽风机构和第二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外界空气经第二右通风管道由第二右通风口进入到第二盒体中,外界空气进入到第二盒体中,然后空气从第二左通风口流出,外界空气经第二左通风管道由第二左通风口进入到第二盒体中,外界空气进入到第二盒体中,然后空气从第二右通风口流出,对壮苗上部形成双向交替式的持续通风;当第二盒体中壮苗上部所处空气的温度过低或需要更高温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二右抽风机构和第二左抽风机构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加热控制开关使第二右电加热元件通电发热,对第二右通风盒体中通过第二右加热透气金属网的外界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加热控制开关使第二左电加热元件通电发热,对第二左通风盒体中通过第二左加热透气金属网的外界空气进行加热形成双向交替热空气,使通入第二盒体中的热空气对壮苗上部进行更高温度的通风;当第二盒体中壮苗上部所处空气的温度过高或需要更低温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二右抽风机构和第二左抽风机构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主控制开关将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温度的空气经第二右主冷气连接管由第二右冷却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二右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右进风腔室中更低温度的空气与第二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冷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主控制开关将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温度的空气经第二左主冷气连接管由第二左冷却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二左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左进风腔室中更低温度的空气与第二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冷空气,使通入第二盒体中的冷空气对壮苗上部进行更低温度的通风;当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中的冷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副控制开关将第二右副冷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二右副冷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二右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温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二右主冷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中的冷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副控制开关将第二左副冷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二左副冷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二左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温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二左主冷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第二盒体中壮苗上部所处空气中的水分过少或需要更高湿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二右抽风机构和第二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水雾控制开关开启第二右水雾动力水泵,从水源处抽水并通过第二右水雾喷淋头向第二右进风腔室中喷水雾,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右进风腔室中的水雾与第二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加湿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水雾控制开关开启第二左水雾动力水泵,从水源处抽水并通过第二左水雾喷淋头向第二左进风腔室中喷水雾,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左进风腔室中的水雾与第二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加湿空气,使通入第二盒体中的加湿空气对壮苗上部进行更高湿度的通风;当第二盒体中壮苗上部所处空气中的水分过多或需要更低湿度的通风时,保证第二右抽风机构和第二左抽风机构交替运转的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主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湿度的空气经第二右主吸湿连接管由第二右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二右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右进风腔室中更低湿度的空气与第二右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干燥空气,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主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更低湿度的空气经第二左主吸湿连接管由第二左去水空气拆装管道进入到第二左进风腔室中,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空气混合机构对第二左进风腔室中更低湿度的空气与第二左抽风机构带入的外界空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双向交替干燥空气,使通入第一盒体中的干燥空气对壮苗上部进行更低湿度的通风;当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中的去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右副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二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二右副去水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二右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湿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二右主去水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当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中的去水压缩空气不足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第二左副吸湿控制开关将第二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打开,使第二左副去水空气压缩瓶继续向第二左进风腔室中通入更低湿度的空气,同时对第二左主去水空气压缩瓶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2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