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虫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5320.8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校能;吴培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江县心连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002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茶 排泄物 发酵叶 食料 抗癌 酵母菌 生产 抗氧化作用 表面喷洒 多穗柯叶 青钱柳叶 人体免疫 生产过程 微波干燥 纤维素酶 植物原料 后发酵 肉桂叶 稀释液 益生菌 油茶叶 玉兰叶 幼虫 蜂蜜 采食 茶饮 食欲 香叶 半成品 衰老 香气 发酵 延迟 采摘 明亮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虫茶的生产方法,以采摘化香叶、肉桂叶、青钱柳叶、玉兰叶、油茶叶、多穗柯叶作为食料,干燥后发酵,发酵时在虫茶食料表面喷洒纤维素酶、酵母菌、益生菌和蜂蜜配成的稀释液;将幼虫放置于发酵叶中采食,待发酵叶被虫吃完后,收集排泄物,清除排泄物中的杂质,得虫茶半成品,微波干燥,包装即得虫茶。本发明提供的食料生产虫茶,不仅能够增加虫茶的食欲,缩短生产时间,生产过程中能够保留植物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制得的虫茶能将明显降低“三高”,调节人体免疫,具有抗氧化作用,延迟衰老、抗癌、抗癌等功效,且口感好、甘甜爽口,汤色明亮、香气浓郁,是保健和药用集为一体的茶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虫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传统出口的特种茶,是特殊的保健茶,它不属于普通茶的范畴,是以昆虫食用叶片后经过其体内作用生产出来的特殊茶饮料。目前,用来生产虫茶的昆虫有夜蛾科弓须亥夜蛾、雪疽夜蛾、螟蛾科米缟螟、白条谷螟,这些昆虫的幼虫取食苦藤茶、虫茶化香树、大百解、三叶海棠等植物叶片后,排出颗粒,将其收集后经过一系列加工的产品即为虫茶产品。虫茶约米粒大小,黑褐色,开水冲泡后为青褐色。饮入口中,浓香四溢,芳芬可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饮用十分方便。虫茶是一种很好的医药保健饮料,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富含钙、镁、锌、硒、黄酮、茶多酚、儿茶素、苷、槲皮素、鼠李糖、谷氨酸、山奈素、杨梅皮素、丙氨酸、生物真菌、杨芹素等数十几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据记载虫茶具有清热、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
虫茶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现有的三叶虫茶制作是苗族人利用谷雨前后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或加化香树等,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待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气息。化香虫茶生产过程是谷雨之后,贵州侗族苗族采化香叶,广西除化香叶另外加糯米藤、野山楂等叶。贵州高海拔地区不加淘米水,做虫茶。目前通过传统方法生产的虫茶,存在周期长,产量低,品质难以控制,有杂菌,不耐储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量、高品质、生产周期短、茶色香味俱全、具有清热解毒、降“三高”、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功效的虫茶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虫茶的生产方法,其包括食料采集及处理、食料堆放发酵、放置虫茶培养、收集虫茶、干燥,具体工序如下:
(1)食料采集及处理:采摘化香叶、肉桂叶、青钱柳叶、玉兰叶、油茶叶、多穗柯叶,清洗干净,阴干至萎凋,再将叶子装入柚子皮中,在温度为60-80℃下微波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得虫茶食料;
(2)食料堆放发酵:在虫茶食料表面喷洒纤维素酶、酵母菌、益生菌和蜂蜜配成的稀释液,然后将食料堆放于木架上自然发酵5-7天,得发酵叶;
(3)放置虫茶培养:将幼虫放置于发酵叶中采食,在温度为25-30℃下、湿度为60-80%下培养;
(4)收集虫茶:待发酵叶被虫吃完后,收集排泄物,清除排泄物中的杂质,得虫茶半成品;
(5)干燥:将虫茶半成品放入锡箔纸,在温度为60-80℃下微波干燥至含水量为4-6%,包装,即得虫茶。
进一步地,所述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化香叶60-80份、肉桂叶10-20份、青钱柳叶20-40份、玉兰叶5-15份、油茶叶20-40份和多穗柯叶3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采摘食料前半个月在食料的叶子上喷洒富硒叶面肥,所述富硒叶面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亚硒酸钠60-100份、酪氨酸5-10份、蛋氨酸10-20份、缬氨酸4-8份和硫酸锌15-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县心连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江县心连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夏枯草茶粉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桂花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