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5467.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双泉;刘海艳;程鹏飞;蓝阔;周艳;杨一鸣;徐建斌;王群一;李宗亮;马满兴;韩霞;周铁锁;张文伟;李德华;杨庆宁;李晶晶;赵桐玥;钱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烃源岩 总有机碳 图版 氯仿沥青 可溶 碳酸盐岩 致密 快速评价 甜点区 取样 岩性 发育 预测 | ||
1.一种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不同烃源岩岩性的发育区分别进行取样;
步骤二:确定总有机碳TOC、烃源岩可溶烃S1、氯仿沥青“A”;
步骤三:建立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
步骤四:根据所述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确定D点,D点对应的TOC值为高效烃源岩的下限,完成对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确定D点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确定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中的D1点;
确定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中的D2点;
D1点与D2点的平均值为D点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取样时纵向上每20m取一个小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样的样品质量为10g-2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取样时纵向上每50m-100m取一个大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样的样品质量为200g-250g。
7.根据权利要求3和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是在岩性为泥岩、云质泥岩、含灰泥岩和油页岩中分别取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取样时,在平面上均匀取样。
9.一种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取样模块,用于在不同烃源岩岩性的发育区分别进行取样;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总有机碳TOC、烃源岩可溶烃S1、氯仿沥青“A”;
图版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确定D点,D点对应的TOC值为高效烃源岩的下限,完成对湖相碳酸盐岩高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析模块中,确定D点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确定氯仿沥青“A”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中的D1点;
确定烃源岩可溶烃S1与总有机碳TOC的图版中的D2点;
D1点与D2点的平均值为D点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4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的金属探测器
- 下一篇: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