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纤穿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5571.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苏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赫;李海建 |
地址: | 0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纤 穿线器 波纹管 钢线 线轴 电机 正反转切换开关 配合 定轴转动 连接装置 一端设置 外周部 引出端 穿入 缠绕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纤穿线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尾纤和波纹管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外周部缠绕有钢线的线轴,且所述钢线的引出端与尾纤配合,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线轴定轴转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配合的正反转切换开关。该尾纤穿线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尾纤穿入波纹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尾纤穿线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纤穿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和自动化的发展给我们的生产带来了便捷,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样至关重要的通信设备—光缆。尾纤作为光缆与光设备间的主要连接配件,其安装结构及工作性能十分重要。
然而,由于尾纤自身结构较为脆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通常将尾纤穿入波纹管内再对其进行使用,以免在光缆设备的相关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尾纤损坏现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尾纤自身材质较软且形状规格较为细长,同时波纹管自身又带有波纹结构,使得在将尾纤穿入波纹管内时不仅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操作,而且操作难度较大,操作效率低下,给相关的光缆线路布置和设备安装维护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将尾纤穿入波纹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纤穿线器,该尾纤穿线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尾纤穿入波纹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纤穿线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尾纤和波纹管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外周部缠绕有钢线的线轴,且所述钢线的引出端与尾纤配合,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线轴定轴转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配合的正反转切换开关。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尾纤引入端和钢线引出端对位适配的线缆接头,还包括与波纹管对位连接的固定卡扣。
优选地,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配合的启动开关、调速装置以及定速开关。
优选地,所述启动开关和所述调速装置为同一旋钮开关装置。
优选地,所述钢线的引出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对位适配。
优选地,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粘接板、吸盘或夹板中的任一种。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尾纤穿线器,其工作过程中,将基体置于桌子或地面等平整稳定的支撑体上,然后将波纹管的一端与连接装置连接,并对波纹管的长度进行裁剪,将波纹管裁剪至合适长度后,启动电机以带动线轴正转,从而将钢线自装配端引入波纹管内并由波纹管的自由端引出,之后将钢线引出端与尾纤的引入端连接固定,然后按动正反转切换开关,使线轴反转并带动钢线收卷,从而带动尾纤随尾纤的引入端穿过波纹管并由波纹管的装配端缓缓引出,直至尾纤充分穿入波纹管内并满足相应装配规格后,将电机停机,然后将尾纤与钢线解除连接,并将波纹管由连接装置上卸下,之后将穿装完毕的尾纤与波纹管由基体上取下即可。所述尾纤穿线器的整个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工作效率较高,能够准确快速地将尾纤穿入波纹管内,大大节省了相关作业所需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相关工序的作业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尾纤引入端和钢线引出端对位适配的线缆接头,还包括与波纹管对位连接的固定卡扣。实际应用中,线缆接头能够有效提高尾纤与钢线间的对位连接精度和连接效率,此外,上述固定卡扣与波纹管可拆装地相连接,以满足不同工况需求下对于波纹管的拆装操作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传送的波长选择开关
- 下一篇:光互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