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5806.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陈帆;何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郑俊超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极 延伸环 磁流体密封结构 壳体内壁 轴向充磁 环本体 强聚磁 永磁环 磁场 镜像对称设置 磁流体密封 非导磁材料 耐压能力 相对设置 轴线方向 轴向间隔 磁回路 磁流体 环位置 间隙处 磁路 磁阻 抵接 聚磁 外圆 垂直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在轴外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沿轴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极靴,两个第一极靴之间夹设有轴向充磁型永磁环;第一极靴为环状,轴向充磁型永磁环和第一极靴的外圆与壳体内壁抵接,第一极靴包括环本体,在环本体一侧端面上、位于环本体内环位置处设有第一延伸环,且第一延伸环最小内径大于轴的外径;两个第一极靴沿垂直于轴的轴线方向镜像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延伸环相对设置,且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处注有磁流体;轴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本发明使得磁场不经过轴,使得整个磁回路的路径变短,相应的磁阻降低,整个磁路中的磁场强度大大增强,达到聚磁的目的,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大大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轴往复运动的磁流体密封结构一般包括带中空腔的壳体、轴,轴和壳体之间设置永磁体和极靴进行磁流体密封,极靴内圈设有极齿。
提高磁性流体密封耐压性能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想办法提高磁场强度;第二,增加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大多数出发点都是从提高磁场强度去考虑,但现有的磁流体密封性能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特别是聚磁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聚磁性能好的磁流体密封结构。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在壳体的封闭端面中心开有通孔,还包括从通孔穿设至壳体内腔的轴,在轴外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沿轴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极靴,两个第一极靴之间夹设有轴向充磁型永磁环;所述第一极靴为环状,轴向充磁型永磁环和第一极靴的外圆与壳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一极靴包括环本体,在环本体一侧端面上、位于环本体内环位置处设有第一延伸环,且第一延伸环最小内径大于轴的外径;
两个第一极靴沿垂直于轴的轴线方向镜像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延伸环相对设置,且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处注有磁流体;
所述轴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在壳体的封闭端面中心开有通孔,还包括从通孔穿设至壳体内腔的轴,在轴外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沿轴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极靴和一个第二极靴,两个第一极靴各自分别设置于靠近壳体封闭端和靠近壳体敞开端,第二极靴设置于两个第一极靴之间;
所述第一极靴为环状,包括环本体,在环本体一侧端面上、位于环本体内环位置处设有第一延伸环,且第一延伸环最小内径大于轴的外径;两个第一极靴沿垂直于轴的轴线方向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极靴为环状,包括环本体,在环本体两侧端面上、位于环本体内环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延伸环,且第二延伸环最小内径大于轴的外径;
第二极靴的第二延伸环的两个端面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一延伸环的端面相对,两个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处注有磁流体;
第一极靴和第二极靴之间夹设有轴向充磁型永磁环,轴向充磁型永磁环、第一极靴、第二极靴的外圆与壳体内壁抵接;
相邻两个轴向充磁型永磁环的磁极的极性相反;
所述轴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强聚磁型磁流体密封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在壳体的封闭端面中心开有通孔,还包括从通孔穿设至壳体内腔的轴,在轴外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沿轴向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极靴和至少两个第二极靴,两个第一极靴各自分别设置于靠近壳体封闭端和靠近壳体敞开端,所有第二极靴设置于两个第一极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