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时测量中提高时间戳精度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17559.9 申请日: 2018-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9309544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2
发明(设计)人: 王婷婷;匡可;乔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J3/06 分类号: H04J3/06
代理公司: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代理人: 王维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延时 测量 提高 时间 精度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延时测量中提高时间戳精度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帧时延计算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UP MEP接收协议数据单元PDU时,计算UP MEP的包处理模块单次处理时间,将UP MEP芯片头部携带的时间戳值减去UP MEP的包处理模块单次处理时间,作为调整后的时间戳值。本发明在包处理模块需要环回处理时,仍能精确计算帧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帧时延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测量中提高时间戳精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包交换芯片一般包括以太网接口模块和包处理模块,具体架构可参见图1所示。包交换芯片具有完善的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运营、管理、维护)机制,其存在多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OAM,其中包括以太网业务OAM。以太网业务OAM中可以配置Down MEP(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 Point,维护端点)和Up MEP,Up MEP是接收来自别的端口的OAM包并终结在本端口。根据802.1ag的定义,在一个bridge里面,如果一个MEP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侧发送和接收它对应的MA(MaintenanceAssociation,维护关联)的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连通性故障管理)报文,那么这个MEP就是Down MEP;如果一个MEP从Bridge Relay侧发送和接收它对应的MA的CFM报文,那么这个MEP就是UP MEP。

目前包交换芯片中终结在Up MEP的OAM包并不是在某个端口处理,而是集中送到OAM硬件处理模块或者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目前的架构中上述这种情况是需要环回的,因为到了目的端口之后会再次修改目的端口。环回是在包处理模块内部环回,不需要经过以太网接口,即在包处理模块中处理两次。

以太网业务OAM中双向延时测试功能可以测试双向延时,即本端MEP通过发送测量请求信息DMM(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延时测量消息)到对端MEP,对端MEP回复DMR(Delay Measurement Reply,延时测量回复),本端MEP根据接收的DMR中携带的时间戳值来计算延时的。DMM PDU和DMR PDU的内容见图2和图3。Y.1731协议中定义的双向丢包测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帧时延=(RxTimeb–TxTimeStampf)–(TxTimeStampb–RxTimeStampf)。

包交换芯片中Up MEP的延时测量示意图见图4所示:本端MEPA发送延时测量请求信息DMM并携带入以太网接口模块时以太网接口模块中的时间戳信息TxTimeStampf(缩写为TxTSf);对端MEP B接收到DMM信息时携带出以太网接口模块时以太网接口模块中的时间戳信息RxTimeStampf(缩写为RxTSf)并上送到CPU,CPU回复DMR信息,DMR发送时会携带入以太网接口模块时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中的时间戳信息TxTimeStampb(缩写为TxTSb)。本端MEPA接收到DMR信息时携带出以太网接口模块时以太网接口模块中的时间戳信息RxTimeStampb(缩写为RxTSb)。DMM PDU接收时,TxTSf是携带DMM PDU中的,RxTSf是携带在MH(Mercury Head,Mercury芯片头部)头中的。DMR发送时,会将TxTSf、RxTSf、TxTSb携带在DMR PDU中。DMR接收时,TxTSf、RxTSf、TxTSb是携带DMRPDU中的,而RxTSb是携带在MH头中的。

DMM和DMR接收时因为在包处理模块中环回了一次(在包处理模块中两次处理的时间相同),所以接收时MH头中所携带的时间戳值是不准确的。如果按照Y.1731协议中的计算方法计算延时会存在偏差,不能精确的计算在包处理中需要环回处理的情况下的帧延时大小。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7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