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卡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8536.X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吉纲;任光响;彭骏;张贝;王磊;张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866 | 分类号: | G06F12/0866;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断服务程序 缓存区 智能卡 预设 数据包 智能卡数据 数据接收 发送 侦测 读取 主程序判断 处理数据 数据传输 数据丢失 数据交互 数据判断 自动触发 读卡器 主程序 写入 退出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卡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当MCU侦测到智能卡发送的数据传输至UART接口时,自动触发中断服务程序,利用中断服务程序接收智能卡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写入预设缓存区;当侦测到中断服务程序退出时,利用主程序判断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是否构成完整的数据包,若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构成完整的数据包,则读取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包。该方法及装置利用中断服务程序和主程序分别处理数据的接收和判断,实现了数据接收和数据判断的相互独立,同时优先利用中断服务程序进行数据接收,从而能够确保智能卡发送的每个数据都能够被接收到,避免了数据丢失的现象,有效提高了读卡器与智能卡之间数据交互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智能卡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卡应运而生,智能卡里面所包含的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小的个人计算机。与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磁卡相比,智能卡具有安全性高、存储容量大等许多优点,它可承载比磁卡多达100倍的信息,并能与终端结合进行复杂的计算。这种既具有智能性,又便于携带的卡片,为现代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
目前,在智能卡的各项应用中,终端利用读卡器与智能卡进行信息交互,且对智能卡数据交互的通讯速率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然而,现有的读卡器往往利用UART普通的轮询机制来接收智能卡传输的数据,将数据包的接收和判断都放在处理器的主程序中,主程序每接收到一个数据,都要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成,一个数据接收和判断的总时间往往可能超过了UART数据传输间隔时间,致使下一个数据传输至UART接口时,主程序还在对上一个数据进行判断,导致主程序难以接收到下一个数据,从而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读卡器与智能卡之间数据交互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读卡器与智能卡进行数据交互时,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导致影响了读卡器与智能卡之间数据交互的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卡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卡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向智能卡发送数据请求,当侦测到智能卡发送的数据传输至UART接口时,自动触发中断服务程序,利用中断服务程序接收智能卡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写入预设缓存区;
当侦测到中断服务程序退出时,利用主程序判断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是否构成完整的数据包,若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构成完整的数据包,则读取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包。
优选地,利用主程序判断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是否构成完整的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若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不构成完整的数据包,则判断预设超时定时器是否超时;
若预设超时定时器未超时,则进入下一次判断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是否构成完整的数据包。
优选地,若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不构成完整的数据包,则判断预设超时定时器是否超时,之后还包括:
若预设超时定时器超时,则清空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
优选地,向智能卡发送数据请求,之后还包括:
开启预设超时定时器,并根据请求数据的大小创建预设缓存区。
优选地,所述预设缓存区包含一个预设长度的字符数组和一个数据位置指针。
优选地,将接收到的数据写入预设缓存区,具体为:
在预设缓存区中,移动改变数据位置指针的位置,将接收到的数据依次存入预设缓存区的字符数组中。
优选地,读取预设缓存区中的数据包,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