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8920.X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杜玉吉;王海刚;靳庆麦;刘文杰;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9/08;F25B41/4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镇江禹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11 | 代理人: | 杨雪琴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式 人工 制冷 系统 | ||
1.一种喷射式人工造雪制冷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空气过滤器
①采用可再生分子筛空气过滤器,直接吸入大气中的空气作为工质原料,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压缩机;
(2)压缩机
为空气过滤器吸入空气提供负压,为引射过程的工作流体提供压力,副产生活热水;
①将净化后的空气压缩;
②用自来水进行间接换热冷却机组,并将压缩后的空气冷却至15~18℃;
③副产生活热水;
④冷却后的空气进入换热器,副产的生活热水进入蓄热水箱;
(3)换热器
①用蓄冷室中冷水进一步冷却压缩机压缩过的空气,使其温度降低至0.5~2℃,非原始开车正常工况最高温度≤4℃;
②冷却后的空气作为工作流体进入喷射器;
③原始开车时,进行冷却是冷量逐步累积的过程,通过循环逐步降低冷水及空气温度至零;
④换热后的冷水回流至蓄冷室,经布液器均匀淋洒蓄冷室浮冰层;
(4)喷射器
①经换热器冷却后的低温、干燥、带压的空气作为工作流体,通过喷射器吸入引射流体;
②来自蓄冷室冷水层的冷水作为引射流体;
③空气经过喷射器接收室的喷嘴喷出后,将冷水吸入接收室并雾化,空气和雾化冷水依次进入喷射器的混合室、扩散室;
④低温干燥带压空气经喷嘴泄压后,吸收雾化冷水气化形成蒸汽,达到近饱和状态;
⑤雾化冷水部分气化成蒸汽被空气带走,气化过程的相变吸收的热量随空气离开蓄冷室完成制冷;
⑥气化过程的相变潜热由剩余液体提供,热量转移后,使其局部过冷,过冷的雾化水以空气中的微粒为凝结核凝固成冰晶完成蓄冷,造雪除霾;
⑦未气化也未凝固的雾化冷水与剩余的空气粉尘结合汇聚成液滴,成雨除霾;
⑧混合流体离开喷射器后进入分离器;
(5)分离器
使用旋风分离器对来自喷射器的混合流体进行气固液分离:
①分离出的含湿空气进入除湿器;
②分离出的冰晶、液滴散落入蓄冷室浮冰层;
(6)蓄冷室
①内部上层空间设有喷射器、分离器,镶嵌于内部上表面;
②蓄冷层蓄冷工质大致上下分层,上层为浮冰层、下层为冷水层,温度为0℃;
③蓄冷层下层冷水层设有滤网,过水滤冰;
(7)除湿器
①对流经分离器的含湿空气进行脱水除湿;
②除湿后的干燥无霾空气一部分以驰放气的形式排空;
③另一部分带压干燥洁净空气循环使用;
④除湿过程的液化潜热:空气带走大部分液化潜热,一部分空气携带的热量以驰放气的形式离开系统,另一部分循环使用的空气携带的热量最终经压缩过程转移到生活热水中;剩余部分液化潜热被除湿器、液态水吸收,通过引入冷却水带离系统;
⑤除湿器脱附后的低温液态水,回蓄冷室经布液器均匀淋洒蓄冷室浮冰层;
(8)释冷换热器
①将蓄冷室冷水层的冷水经滤网后泵入释能换热器换热后回流至蓄冷室浮冰层;
②将系统外引入的冷却水赋冷后形成冷冻水对外供冷;
(9)蓄热水箱
①缓存冷却压缩机副产的生活热水;
②设有蓄热保温功能;对外提供生活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自动向日跟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扫描除霜式空气源燃气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