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0172.9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兴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516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彩色 透水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其原料包括:沥青、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填料、减水剂、颜料、丙烯酸胶粉、透水材料、增强剂、水。本发明原料配比合理,生产工艺简单,制备出的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颜色均匀,具有力学性能强、透水性好、韧性好、水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优良、施工简单等优点,能够满足各种工程需要,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地表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和不透水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目前,我国城市街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公园、庭院及公共广场的路面主要以不透水的石板材和混凝土为主,虽然这种路面的铺装技术简单,成本低廉,但它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首先,这种不透水不透气的路面使渗入地下的雨水明显减少,城市地下水得不到补充,损害了城市的水平衡,影响了城市地表植物的生长,破坏了城市地表的生态平衡;其次,这种表面致密的路面在雨天由于不能及时排水,造成路面积水,给行人和车辆的行驶带来许多不便,还会增加城市的噪音污染并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彩色路面铺设技术,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等国,到6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科研结构开始对彩色沥青路面铺设进行了研究和应用。我国在彩色道路领域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和彩色胶结料的需求量少等制约,进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市政建设由单纯的实用性向可持续发展性、协调性发展,这就为彩色胶结料的发展使用提供了契机。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颜色单一,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而彩色路面一改传统道路色彩单调乏味的局面,其多样丰富的色彩可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在城市道路中应用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维持城市地表的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具有诱导交通、引导车流的功能;而且可以提高行人和车辆的行驶安全。虽然当今彩色混凝土产品的发展迅速,但是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一直不够理想,容易开裂,影响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同时原料的配比和工艺制备方法也会对颜料的着色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其原料包括:沥青、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填料、减水剂、颜料、丙烯酸胶粉、透水材料、增强剂、水。
具体地,所述高性能彩色透水沥青混凝土,按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沥青55-60份、水泥20-35份、粗骨料20-40份、细骨料20-35份、填料12-18份、减水剂0.5-1.5份、颜料4-9份、丙烯酸胶粉0.01-0.03份、透水材料0.1-0.5份、增强剂5-15份、水20-40份。
所述粗骨料包括花岗岩碎石。
所述细骨料包括黄砂、石英砂、河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减水剂包括6-羟基-2-萘磺酸钠或/和2,6-二叔丁基萘磺酸钠。
所述填料包括粉煤灰或/和石灰石。
所述颜料包括氧化铁红、氧化铬绿、氧化铁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透水材料包括聚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透水材料由聚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质量比(1-5):(1-5):(1-5)混合而成。
所述增强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增强剂由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碳酸钙按质量比(1-5):(1-5):(1-5)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兴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兴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0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