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能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0258.1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0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婧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地址: | 239499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1.一种高效能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磨煤机(1)、供煤风机(2)、供煤管道(3)、点火器(4)、换热器(5)、热管道(6)、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风室(8)、分离器(9)、冷通道(10),所述磨煤机(1)一侧设有供煤风机(2),所述磨煤机(1)通过供煤管道(3)与点火器(4)相连,所述点火器(4)设于换热器(5)上侧,所述换热器(5)热管道(6)与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相连,所述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的出风口设置分离器(9),所述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的下方设有冷通道(10),所述冷通道(10)能够使换热器(5)预热后的一次流化风进入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包括第一端板(51)、第二端板(52)、支撑板(53)、弹簧式热交换管(54)、壳体(55)、热烟气出口(56),所述壳体(55)一端与第一端板(51)固连,所述壳体(55)另一端与第二端板(52)固连,所述壳体(55)内部设有多个弹簧式热交换管(54),所述弹簧式热交换管(54)采用弹簧丝直径等于节距的弹簧,所述第一端板(51)和第二端板(52)上对应开设与弹簧式热交换管(54)连通的穿孔,所述壳体(55)外侧上设有热烟气出口(56),所述热烟气出口(56)能够使热烟气进入热管道(6),所述壳体(55)内部设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能够支撑弹簧式热交换管(54);
所述弹簧式热交换管(54)表面涂有高温抗氧化涂料;
相邻三个弹簧式热交换管(54)在壳体(55)内呈三角形布置,所述弹簧式热交换管(54)外侧套有套环(57),所述套环(57)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壳体(55)内部位于弹簧式热交换管(54)上方设有第一支架(58),所述第一支架(58)一端与第一端板(51)固连,所述第一支架(58)另一端与第二端板(52)固连,所述壳体(55)内部位于弹簧式热交换管(54)下方设有第二支架(59),所述第二支架(59)一端与第一端板(51)固连,所述第二支架(59)另一端与第二端板(52)固连,所述第一支架(58)下方设有第一抖动板(60),所述第一抖动板(60)一端通过弹簧与第一支架(58)相连,所述第一抖动板(60)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壳体(55)内上部的套环(57)相连,所述第二支架(59)的上方设有第二抖动板(61),所述第二抖动板(61)一端通过弹簧与第二支架(59)相连,第二抖动板(61)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壳体(55)内下部的套环(57)相连;
所述第一抖动板(60)两侧设有限位支架(64),所述限位支架(64)能够限制第一抖动板(60)的晃动范围;
所述第二抖动板(61)一侧通过连杆连接一个齿条(62),所述齿条(62)与一个齿轮(63)相啮合,所述齿条(62)一端设有供气气缸(65),所述供气气缸(65)的活塞杆端头与齿条(62)固连,所述供气气缸(65)通过气管(66)连接一个气囊(67),所述气囊(67)通过气管(66)连接一个控制阀门(68),所述控制阀门(68)通过气管(66)连接一个振动气缸(69),所述振动气缸(69)的活塞杆端头通过弹簧与支撑板(53)相连,所述控制阀门(68)的控制杆端头设有转轮(70)并且与转轮(70)外侧接触,所述转轮(70)外侧设有缺口,所述齿轮(63)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棘轮棘爪机构(71),所述棘轮棘爪机构(71)能够使转轮(70)单向转动;
所述振动气缸(69)一侧设有风扇(72),所述风扇(72)的转轴上固定设有飞轮(73),所述飞轮(73)转动安装在振动气缸(69)的内壁与外壁之间,所述飞轮(73)上设有通气孔(74),所述振动气缸(69)上设有与通气孔(74)相配合的第一排气孔(75)和第二排气孔(76),所述第二排气孔(76)与通气孔(74)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排气孔(75)直径小于第二排气孔(76),所述第一排气孔(75)能够控制风扇(72)旋转,所述第二排气孔(76)能够泄压;
该高效能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时,点火器(4)将煤灰点燃后产生热烟气从上向下穿过换热器(5)并通过热管道(6)进入内有设有流化床的炉膛,一次流化风从右向左穿过换热器(5)进入风室(8),最终从下方进入内部设有流化床的炉膛(7)内,实现流化效果,当热烟气从上向下穿过时,弹簧式热交换管(54)产生晃动,从而使弹簧式热交换管(54)内通过的一次流化风发生震动,使一次流化风在弹簧式热交换管(54)内得到充分的预热,有效的增加了预热效果,点火期间换热器(5)内的温度过高,表面的高温抗氧化涂料可以使弹簧式热交换管(54)承受大于700℃的高温,同时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弹性可以有效的适应高温膨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相邻三个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三角形布置提高了稳定性,再通过套环(57)套在弹簧式热交换管(54)外侧,并利用弹簧相连,避免弹簧式热交换管(54)过长而产生的大幅度弯曲,提高了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强度,有效了提高了适用性,当热烟气从上向下穿过换热器(5)时,气流使第一抖动板(60)发生晃动,这时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抖动板(60)的套环(57)带动弹簧式热交换管(54)晃动,继而使第二抖动板(61)一起晃动,避免了热烟气中未充分燃烧的煤灰附着在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外壁,有效的提高了一次流化风的预热效率,限位支架(64)使第一抖动板(60)的晃动保持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使第一抖动板(60)产生一种高频率的抖动,提高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振幅,进一步提高换热器(5)的工作效率,当第二抖动板(61)左右晃动时通过连杆使齿条(62)实现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供气气缸(65)的活塞杆左右移动,使供气气缸(65)完成吸气和通过气管(66)向气囊(67)供气的过程,同时与齿条(62)啮合的齿轮(63)左右往复转动,再利用棘轮棘爪机构(71)使转轮(70)实现单向转动,当转轮(70)转动至缺口处时,控制阀门(68)的控制杆端头在弹簧的作用下从转轮(70)外侧向转轮(70)的缺口最低处位移,从而使控制阀门(68)打开,使气囊(67)中的气体通过气管(66)进入振动气缸(69),使振动气缸(69)的活塞杆突然向上移动,进而使通过弹簧连接的支撑板(53)产生抖动,进一步提高了弹簧式热交换管(54)的抖动效果,当气体进入振动气缸(69)内部时通过第一排气孔(75)排出时风扇(72)旋转,带动飞轮(73)转动,当飞轮(73)上的通气孔(74)与振动气缸(69)的第二排气孔(76)重合时,振动气缸(69)内的气压减小,振动气缸(69)的活塞杆下降,当飞轮(73)上的通气孔(74)与振动气缸(69)的第二排气孔(76)错位时,振动气缸(69)内的气压增大,振动气缸(69)的活塞杆上升,通过这是上下往复运动,可以实现支撑板(53)更有频率的抖动,进一步减少了弹簧式热交换管(54)表面煤灰的附着,提高换热器(5)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金世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02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泥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局部隔热层衬里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