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2597.3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续威;钟立平;刘雁鹏;章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5/36 | 分类号: | H03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放大器 宽带压控振荡器 谐振信号 谐振腔 负阻发生器 谐振电路 电源连接 负载连接 负载牵引 负载输出 输出匹配 输出阻抗 输入负载 相位噪声 依次连接 输出端 振荡器 减小 阻抗 抵消 匹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包括:谐振腔、负阻发生器和缓冲放大器;所述谐振腔、所述负阻发生器和所述缓冲放大器依次连接,所述谐振腔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当所述宽带压控振荡器向负载输出谐振信号时,所述缓冲放大器用于令所述宽带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阻抗进行匹配。在本发明中,谐振腔用于产生谐振信号,负阻发生器用于抵消谐振电路产生的正阻,谐振信号通过缓冲放大器后才输入负载中,缓冲放大器用于作输出匹配,以减小振荡器的负载牵引,能够降低外界对谐振电路的干扰,从而降低了谐振信号相位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
背景技术
压控振荡器是指电压控制输出频率的振荡电路,即输出频率是输入信号电压的函数,压控振荡器输出的谐振信号用于对其连接的负载进行控制。
然而,现有的压控振荡器大多是直接与负载进行连接的,与负载之间没有隔离,当负载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变化时,容易影响压控振荡器产生的谐振信号,使得信号的相位噪声增大。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输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宽带压控振荡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能够降低外界对谐振电路的干扰,从而降低了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压控振荡器,包括:谐振腔、负阻发生器和缓冲放大器;
所述谐振腔、所述负阻发生器和所述缓冲放大器依次连接,所述谐振腔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缓冲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当所述宽带压控振荡器向负载输出谐振信号时,所述缓冲放大器用于令所述宽带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阻抗进行匹配。
优选地,所述缓冲放大器包括:输入匹配模块、第一晶体管、扼流模块和输出匹配模块;
所述输入匹配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负阻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匹配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扼流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扼流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输出匹配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匹配模块的第二端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输入匹配模块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负阻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扼流模块为第二电感;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出匹配模块包括:第三电感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负载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阻发生器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感、第五电感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谐振腔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五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为所述负阻发生器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谐振腔包括: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四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