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极材料、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2672.6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荆聪莹;詹世英;马美品;李海军;蔡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清娟;梁永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材料 镍钴酸锂 循环稳定性 使用寿命 钨化合物 制备 电池 复合正极材料 包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酸锂层(1)和含钨化合物层(2);其中,所述含钨化合物层(2),包覆在所述镍钴酸锂层(1)的表面,形成镍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实现循环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材料、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钨包覆镍钴酸锂正极材料、具有该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镍钴酸锂电池、以及该镍钴酸锂电池的镍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安全可靠以及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而成为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电动车上。这就需要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安全性能优异等特点。
镍钴酸锂正极材料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的优点,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随着对电池能量密度以及电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镍钴酸锂在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技术中,存在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正极材料、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镍钴酸锂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达到提升循环稳定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酸锂层和含钨化合物层;其中,所述含钨化合物层,包覆在所述镍钴酸锂层的表面,形成镍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
可选地,所述镍钴酸锂层和所述含钨化合物层,以核壳结构存在。
与上述正极材料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电池的正极浆料,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加入到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导电剂、粘结剂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
可选地,其中,所述正极材料、所述导电剂和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比为92~97:2~4:1~3;和/或,所述导电剂:包括:SP;和/或,所述粘结剂,包括:PVDF。
与上述电池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以上所述的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含钨化合物溶液和沉淀剂溶液;步骤2、将镍钴酸锂前驱体加入所述含钨化合物溶液中,按设定搅拌速度搅拌第一设定时长后,得到镍钴酸锂与钨的复合溶液;按设定加入速率,向所述镍钴酸锂与钨的复合溶液中加入所述沉淀剂溶液,对所述镍钴酸锂与钨的复合溶液进行沉淀处理,得到镍钴酸锂和钨的固体复合物;步骤3、将所述镍钴酸锂和钨的固体复合物与锂源,进行焙烧和研磨的处理,得到以核壳结构存在、且表层包覆有含钨化合物层的镍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
可选地,其中,在步骤1中,制备含钨化合物溶液,包括:将含钨化合物溶于水,制得所需含钨化合物溶液;所述含钨化合物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5~2.5mol/L;和/或,制备沉淀剂溶液,包括:将沉淀剂溶于水,制得所需沉淀剂溶液;所述沉淀剂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5~2.5mol/L;和/或,在步骤2中,所述镍钴酸锂前驱体,包括:LiNixCoyO2;其中,0.3≤x≤0.9,0.05≤y≤0.4;和/或,所述设定搅拌速度,包括:100~500rpm;和/或,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包括:3-6h;和/或,所述设定加入速率,包括:25~30mL/min;和/或,在步骤3中,所述镍钴酸锂和钨的固体复合物与所述锂源的摩尔比为0.8~1.2:0.8~1.2;和/或,在所述镍钴酸锂复合正极材料中,所述含钨化合物,占所述镍钴酸锂的质量分数的1~5%;和/或,所述锂源,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硝酸锂、乙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