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3319.X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宝;何增国;孔雪华;王培东;王盛;王艳;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信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刘新子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改良 抗菌 红薯 肥料 高锰酸钾 土壤改良剂 微量元素 重量份 黄连 鹅粪 葛根 连翘 尿素 抗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所述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葛根15‑30份、连翘5‑25份、黄连30‑70份、鹅粪40‑80份、高锰酸钾45‑60份、尿素42‑84份、微量元素12‑19份、土壤改良剂20‑40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产率为9.9‑12.4%,投入产出比为1:3.5‑4.9,抗病率7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说是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
背景技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红薯块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质、油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灰分等,若以2.5Kg鲜红薯折成0.5Kg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红薯中蛋白质组成比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粮谷类食品中比较缺乏的赖氨酸在红薯中含量较高。此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红薯吸肥能力强,耐瘠薄,对土壤养分破坏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葛根15-30份、连翘5-25份、黄连30-70份、鹅粪40-80份、高锰酸钾45-60份、尿素42-84份、微量元素12-19份、土壤改良剂20-40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葛根21份、连翘15份、黄连50份、鹅粪60份、高锰酸钾55份、尿素60份、微量元素15份、土壤改良剂30份。
作为优选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所述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10-12份、硼15-20份、锰5-7份、碘2-7份。
作为优选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5-9份、腐殖酸20-40份、硼润土5-10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葛根15-30份、连翘5-25份、黄连30-70份、鹅粪40-80份、高锰酸钾45-60份、尿素42-84份、微量元素12-19份、土壤改良剂20-40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产率为9.9-12.4%,投入产出比为1:3.5-4.9,抗病率7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葛根15份、连翘5份、黄连30份、鹅粪40份、高锰酸钾45份、尿素42份、微量元素12份、土壤改良剂20份。
作为优选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所述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10份、硼15份、锰5份、碘2份。
作为优选一种红薯用抗菌土壤改良肥料,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5份、腐殖酸20份、硼润土5份。
采用本实施例产品与普通施肥的红薯对比得出:
增产率为9.9%,投入产出比为1:3.5,抗病率79%。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信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信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存量垃圾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