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顶针板注塑模具及其产品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3610.7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利;李芳;熊向军;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3 | 分类号: | B29C45/43;B29C45/27;B29C45/28;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注塑 模具 及其 产品 脱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顶针板注塑模具及其产品脱模方法,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定模部分包括定模板和第一集气块接头,定模板具有第一气流道;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和第二集气块接头,动模板具有第二气流道;第一气流道的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气顶部件,第一气顶部件包括用于在开模时顶推产品并导通出风口的与注塑腔的第一活塞构件;第二气流道的出风口内均设置有第二气顶部件,第二气顶部件包括用于在开模时顶推产品并导通出风口的与注塑腔的第二活塞构件。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无顶针板注塑模具,省去了顶针、顶针板、复位杆和中拖,因此,减少了模具的整体厚度,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顶针板注塑模具及其产品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顶针是塑胶模具配件,用于塑胶模具中。
传统的顶出系统一般包含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复位杆、中拖司、顶针、杯头螺丝等部件,顶针是用来顶出产品,让产品从模具型腔里顶出来,将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顶出原理:在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注满熔融态塑胶,冷却完成后,产品要开始脱模的时候,依靠注塑机推杆推顶针板,顶针板带动顶针,顶出顶针到预设位置,顶针把产品顶出来实现产品与模具的脱离,其顶出外力来源于注塑机。整个顶出系统结构体积比较大,其中顶针板在整个系统中是固定和顶出顶针的,是体积最大的部分。
此外,对于具有粘性的产品,定模和动模均需要设计顶出系统,这样,模具尺寸会更大,成本会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顶针板注塑模具及其产品脱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尺寸较大、结构复杂,且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无顶针板注塑模具,包括能够开合模的定模部分和与所述定模部分连接的动模部分,所述定模部分与所述动模部分在合模时于二者之间形成注塑腔,所述定模部分包括定模板和固定在所述定模板一侧并用于与气源装置连通的第一集气块接头;所述定模板具有多个第一气流道,每个第一气流道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集气块接头连通的入风口和与所述注塑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和固定在所述动模板一侧并用于与气源装置连通的第二集气块接头;所述动模板具有多个第二气流道,每个第二气流道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二集气块接头连通的入风口和与所述注塑腔连通的出风口;每个所述第一气流道的出风口内均设置有闭合所述出风口的第一气顶部件,所述第一气顶部件包括用于在开模时顶推产品并导通所述出风口的与所述注塑腔的第一活塞构件;每个所述第二气流道的出风口内均设置有闭合所述出风口的第二气顶部件,所述第二气顶部件包括用于在开模时顶推产品并导通所述出风口的与所述注塑腔的第二活塞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顶部件还有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气流道的出风口内壁上的第一安装套筒,第一活塞构件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套筒,第一安装套筒和第一活塞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二气顶部件还有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气流道的出风口内壁上的第二安装套筒,第二活塞构件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二活塞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和所述第一活塞构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和所述第二活塞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水源装置连接的第一集水块接头,所述定模板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水块接头连通的多个第一水流道;所述动模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水源装置连接的第二集水块接头,所述动模板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集水块接头连通的多个第二水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部分还包括:
热流道分流板,具有与主流道连通的分流道;
阀针式热嘴,与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阀针式热嘴包括用于注塑的热嘴和用于开关所述热嘴的阀针;以及
阀针驱动装置,与所述阀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