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6145.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葛家成;闵祥芬;刘桂娟;杨志鹏;巨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07 | 分类号: | A01N43/707;A01N43/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草组合物 高效氟吡甲禾灵 苯嗪草酮 一年生阔叶杂草 协同增效作用 禾本科杂草 杂草抗药性 重量百分比 用药成本 持效期 防治谱 赋型剂 甜菜田 除草 单剂 延缓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该除草组合物由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两种有效成分以及助剂、赋型剂组成,其中两者的重量百分比为1~80:80~1。该除草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扩大防治谱,除草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发明可防治甜菜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效果突出,其效果明显优于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甜菜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制糖工业原料。随着甜菜种植面积的增加,甜菜生产直接关系农民的经济效益,制糖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如何做好甜菜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和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甜菜田主要杂草有:稗草、野燕麦、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鸭跖草、龙葵、狼巴草、柳叶刺蓼、藜、反枝苋、苘麻、苍耳、苣荬菜、问荆、刺儿菜、芦苇等。甜菜田的化学除草主要采取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势、气象条件及杂草群落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除草方式。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优点是防除杂草于萌芽期和造成危害之前,除草效果比较稳定,而且施药成本低。缺点是土壤处理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值影响较大。土壤过于粘,有机质含量过高不易采用土壤处理。药效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特别是春季干旱、风大和异常高温、低温都会影响除草效果。苗后茎叶除草的优点是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的影响小,可根据已出土杂草种类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针对性强。缺点是在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和杂草生长缓慢的情况下除草效果不佳。药剂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易产生药害。苗后除草剂必须在大多数杂草出土且具有一定的附着药液的叶面积时才能进行,所以用药时期相对比较短,用药要及时,受外界气候干扰比较大。
苯嗪草酮属于三嗪酮类选择性内息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芽鞘和跟吸收,经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至杂草的幼芽和嫩叶,阻止杂草生长点细胞分裂伸长,最终造成植株死亡。土壤对其吸附力很强,施药后药量大部分被吸附于土壤表层,能避免植株生长点与该药剂的接触,使其产生较高的安全性。可用于防除甜菜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高效氟吡甲禾灵属于苯氧羧酸类苗后选择性除草剂,茎叶处理后能很快被禾本科杂草的叶子吸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植物分生阻止而杀死杂草。
本发明对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和单剂相比,复配后可以提高药剂对杂草的防效,并且拓宽杀草谱、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缩短农药残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复配使用对作物上的多种杂草,如甜菜田一年生阔叶和禾本科杂草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配组合物,并将其制成抗性风险小、杀草谱广、药效长、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农药复配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农用复配的除草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复配。
所述的有效成分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重量比为1:80~80:1,优选比为1:10~10:1。
上述有效成分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可通过商业渠道购得。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的方法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优选剂型: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
在上述除草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外,还包括农用制剂辅助成分。有效成分苯嗪草酮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在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中所占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20%~80%。
所述的农药制剂辅助成为包括载体和助剂。
所述载体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水优选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